上回被林妹妹几句话,整治得满屋子发癫,出尽了洋相,莫非他忘了?
别看林妹妹斯斯文文,要是勾起她的性子,那张小嘴刀子般锋利。
王熙凤心中一动,想到昨夜除夕酒宴之上,黛玉给贾琮喂酒的亲昵。
她不由看向贾琮,目光中有探究之意。
贾琮慢条斯理放下茶碗,说道:“宝玉,你这话不对。”
王熙凤听了这熟悉腔调,心中一乐,双眸来回转动,顿时兴致勃勃起来。
只听贾琮说道:“我四位座师都是当世大儒,历来最重礼数,他们不会纡尊降贵,自己上门走动。
但上门都是他们亲近子侄,这些同辈都比我年长,大都已成家,为重礼数,都带女眷上门。
即便各部同僚,多半也是如此,以示家门亲近之意。
二姐姐家务繁杂,接待这些官宦女眷,如何能忙的过来,林妹妹出身书香门第,一起接待才刚好。”
……
宝玉听了这话,满脸呛得通红,总觉那里不对,岂有此理,但又找不出话反驳。
贾琮屡次登科,荣登一甲,举业荣盛,光彩熠熠,宝玉嘴上不屑一顾,心里却虚的厉害,哪有本事和他斗嘴。
再说自己老爷还在身边,自己敢话语放肆,老爷只怕就要发作,到时在姊妹跟前丢人……
王熙凤听了贾琮这话,心中一阵直乐,有些不怕事大,兴致勃勃多踩一脚。
笑道:“宝兄弟到底年轻,想事情不太周全,琮兄弟如今大孝,不像你三月就能娶妻,许多事没你便利。
比如你有宾客上门,同行女眷自有弟妹接待,就是还没过门的夏姑娘。
可琮兄弟眼下没你这福气,东府没有当家奶奶坐镇,他只能拉着家中姊妹帮着操持,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
贾琮听王熙凤话语,嘴角有些抽搐,她这话看似热络,实则刁钻毒辣,唯恐天下不乱,生怕事不够大吗?
黛玉微微一笑,说道:“三哥哥和凤姐姐的话,都说的很有道理。
三哥哥是个没成家的,府上来了贵客女眷,我们姊妹自然帮着应酬。
父亲当年及第之时,曾在兰台寺为御史,便是如今的都察院,父亲能初履职,就是得吏部陈老大人提携。
当年父亲在神京为官,便对陈老大人颇为礼敬,我看过三哥哥收的拜帖,上门拜会便是陈老大人子媳。
我是父亲的女儿,不但要帮着三哥哥操持,更该帮父亲尽一份礼数,才不负老大人昔年情义。”
王熙凤见黛玉说话斯斯文文,神态慢条斯理,竟和琮老三做派极像,心中不禁莞尔。
这其中没有猫腻,她王熙凤是不信的。
宝玉见黛玉言语细密,对仕途官场之事,很是津津乐道,对帮贾琮操持家务,显得乐在其中。
不禁心如刀割,悲愤满怀,摇摇欲坠,恨不得长歌当哭,但父亲贾政在场,实在不敢放肆。
心中伤怀无限,林妹妹在东府呆太久,被贾琮玷污荼毒,身上禄蠹之气已深,这该如何去救……
……
贾政笑道:“没想到妹婿和陈大人有这等渊源,这等官场点选提携,是非比寻常之情。
我记得妹婿及第那年,陈大人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正是负责选官举荐之事。
两家长辈有这等因果,林丫头的确要尽到礼数,好好帮琮哥儿操持才是。”
他回头再看宝玉,脸色笑容已无,拉着脸说道:“官场情谊,世交之情,礼数不能半点马虎,岂是你能懂的。
这等读书识礼道理,都这般一塌糊涂,不知羞的孽障,以后再敢胡言乱语,你可给你仔细着!”
……
王夫人见老爷又当着众人,一味训斥教导儿子,不给儿子留半点脸皮,心中很是心疼憋屈。
但又不敢去驳自己老爷脸面,不免又生出一腔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