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 第293章 耿如杞 你看我的头还在么(第1页)

第293章 耿如杞 你看我的头还在么(第1页)

崇祯四年十月,九边飘雪,白草枯折,山西巡抚耿如杞最近情绪非常崩溃,他恨不得立马辞职跑路回山东老家。

九日,耿如杞快马加鞭从大同赶回太原老巢,连日赶路,寒风将他的脸皮撕裂,使得他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还。。。

汤站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师时,正值腊月初七,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乾清宫外积雪盈尺,百官跪在丹墀之下,一个个缩颈抱臂,面色青紫,却无人敢动。他们不是来上朝的??而是来请罪的。

三日前,朱由检下诏施行“战时特别法令”,命六部九卿各司其职,全力筹措军饷粮草,限期半月内调集二十万石米、十万匹布、三千副铁甲送往辽东。谁料户部尚书毕自严竟称“国库空虚,实难支应”,兵部侍郎也推说“驿路阻塞,运力不足”,礼部甚至上疏请求暂缓册封长公主,以“节用惜福”。

朱由检勃然震怒,当即将毕自严革职查办,发配居庸关为戍卒;兵部侍郎夺俸三年,罚修长城百丈;礼部尚书罢官削籍,永不叙用。并亲书一道谕旨悬于午门:“凡敢以‘无能’二字搪塞军需者,视同通敌,立斩不赦!”

自此满朝噤声,无人再敢言难。

此刻,司礼监太监王承恩捧着辽东捷报立于殿前,声音洪亮如钟:“启禀陛下!关发蕊率军大破建奴于汤站,斩首八千余级,俘获马匹器械无数!水师奇袭镇江卫,焚其粮仓,擒杀阿敏!皇太极已率残部退守沈阳,辽南全线告捷!另……长公主所乘銮驾已过山海关,预计十日内抵辽阳。”

朱由检端坐龙椅,脸上不见喜色,只缓缓点头:“念下去。”

“关发蕊另附密奏:建奴虽退,然其根基未损,春暖必复来犯。今辽南新垦田亩已达百万顷,红薯、土豆连年丰收,百姓愿效死守土。恳请朝廷允其推行‘军民合一’之制,每户出丁一人入民团,闲时耕作,战时执戈,并请拨工匠三千、火药匠五百,助建辽阳兵工厂。”

殿中一片死寂。

孙承宗颤巍巍上前一步,叩首道:“陛下……此策若行,则辽南将成国中之国。关发蕊手握兵权、财权、民政,又得民心,日后若生异心,恐非社稷之福啊!”

朱由检冷笑一声,目光如刀:“那你告诉朕,山西流寇为何越剿越多?宣府边墙为何屡屡失守?就因为各地官员只知争权夺利,不肯放权实干!关发蕊要的是工匠,不是藩镇;要的是火药匠,不是玉玺!你们却硬要说他图谋不轨?”

他猛然起身,喝道:“传旨:准其所请!即刻从保定、真定二府抽调工匠三千,由工部侍郎亲自押送赴辽;火药匠由兵仗局遴选五百,携图纸器具同行。另赐关发蕊‘辽东总制’印信一枚,凡辽东境内文武官员、税赋调度、屯田开垦、军械制造,皆由其专断施行,三年内无需奏报!”

群臣闻言,无不骇然变色。

袁可立伏地痛哭:“陛下!此举无异于割地自治!祖宗之法何在?纲常伦理何存?臣宁死不敢奉诏!”

朱由检冷冷扫视众人,忽然问道:“你们可知,关发蕊打这场仗花了多少钱?”

无人应答。

“十七万两白银。”朱由检一字一句道,“其中十二万来自辽南自筹,其余五万是天津商会借贷。而朝廷去年拨给九边的军费是多少?三百六十万两!结果呢?宣府一日失守,大同望风而溃,蓟州总兵竟带着五千精兵投降蒙古人!”

他拍案而起,声若雷霆:“你们口口声声讲祖宗之法,可祖宗设边镇,是为了保境安民,不是养一群吃干饭的废物!现在有人能用十七万两打赢一场歼敌万人的大仗,你们却还要因为他没按你们的规矩办事就把他往死里压?!”

满殿文武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唯有张嫣悄然走入殿中,手中捧着一卷黄绢。她走到朱由检身边,轻声道:“陛下,这是徽妍临行前留下的书信。”

朱由检接过,展开一看,只见娟秀小楷写道:

>**父皇万安:

>儿女此去辽东,非为联姻,实为明志。关将军为民舍身,为国断后,儿虽女子,岂甘落后?愿以一身嫁前线,使天下知皇家无退路,辽南有脊梁。

>若战事再起,请许儿披甲执锐,与将士共守城垣。

>不求封诰,唯愿河山重光。**

朱由检读罢,久久不语,眼中竟泛起泪光。

良久,他将信收入袖中,沉声道:“拟旨:册封朱徽妍为‘忠烈郡主’,赐金甲一具、宝剑一口,准其组建‘女卫营’,统辖辽阳城防女兵三千,秩比参将。”

王承恩惊问:“陛下,这……不合礼制啊!”

“礼制?”朱由检冷笑,“等敌骑杀到北京城下,你们再跟他们讲礼制去!”

话音未落,殿外忽有急报传来:“启禀陛下!陕西急讯??李自成攻破延安府,自称‘闯王’,聚众五十万,正向西安进发!另,河南饥荒愈烈,数十万流民渡黄河入山东,沿途劫掠州县,已有七城失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