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摄政天下无防盗精校版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第6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朕问你究竟是抄家还是变法(第6页)

“正是。”

薛向连连点头,从袖中掏出几份卷好的报纸递了过去:“还望阁老指点一二。”

江昭拾起,粗略一望。

长约三尺,广约二尺,主要划分为上下左右四大板块,记载着四篇文章。

从印刷的字迹上讲,已经与雕版印刷相差不大。

当然,肯定没法与真正成熟的报纸相媲美。

“左上角,拟定记载时政;右上角,拟定记载诗词文章;左下角,拟定记载边疆边防;右下角,拟定记载文人逸事、民间奇闻。”薛向适时解释道。

江昭望着,不时点头予以认可。

时政和边疆边防是朝廷庶政,不失严肃;诗词文章、文人逸事、民间奇闻则是偏向于引人注目,让人有八卦的欲望。

沉吟着,江昭平和道:“边疆边防的版块,也可插入一些边疆惨状,或是关乎西夏、或是关乎辽国,要激起百姓的愤慨,将西夏和辽国渲染为世仇之敌。”

民族主义,关乎士气,还是得养一养。

“是。”薛向连忙点头。

“价作几何?”江昭又问道。

“这——”

薛向迟疑道:“拟定三十文一份。”

“识字的工匠二十余人,以及十余书吏,一月的俸禄就是百余贯。一年就是千余贯。一套钢制活字印刷母版,也是百余贯。要是制成二十套钢制活字印刷母版,那就得两千贯。若是母版可用两年,则单是俸禄与印刷母版就得一年两千贯。”

“若假定一次可卖一千份,一月卖五次,一年便是近六万份。”

薛向沉声道:“若以褚纸作报纸,纸价八文一张,怕是得卖三十余文才能不亏本。”

“若以竹纸作报纸,纸五文一张,也得卖三十文左右。”

三十文的成本价?

江昭了然,点头道:“那就卖三十文吧。”

三十文,尚可接受!

毕竟,卖三十文绝对有的赚。

一则,读书人买得起。

三十文,差不多就是一些教书先生半天的薪俸。

二则,一次性绝对不止卖一千份。

单是汴京,就足足两百万人口常居,且不少都是识得文字的人。

一旦经过官家宣传,引起潮流,一次性卖几万份都不稀奇。

此外,除了京城,慢慢的其他地方也会卖。

报纸,本质上就是在售卖知识。

工匠俸禄、印刷母版都是固定的东西,报纸卖到一定程度就是纯利润。

“第一版的内容如何印刷,可有定下?”江昭继续问道。

报纸关乎重大,必须得一炮而红!

“时政一块,拟定刊登变法决策。”

“诗词一块,拟定刊登苏子瞻、晏几道、王安石、曾巩、黄庭坚几人的新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