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军工科技 最新章节 无弹窗 > 四千三百八十四章 这场仗要打得漂亮(第1页)

四千三百八十四章 这场仗要打得漂亮(第1页)

“吴总,初步数据出来了。”医疗团队负责人拿着平板快步走来,屏幕上的折线图清晰显示:“星尘”和“云絮”的骨密度比发射前下降了3。2%,但比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预期值低1。8%。“这说明科考站的人工重力模块起到

了作用,虽然只是0。3g的低重力,但有效减缓了骨流失。”

吴浩的指尖在骨密度数据上反复摩挲,突然指向图表边缘的一个微小波动:“返回地球后的这三天,骨密度有0。1%的回升,这个趋势要重点跟踪。另外,血液中的钙磷代谢指标怎么样?会不会有后续的电解质紊乱风险?”

“钙磷浓度都在正常范围,我们加测了甲状旁腺激素,没有异常升高,暂时排除紊乱风险。”负责人调出另一组数据,“不过‘云絮”的红细胞压积比发射前略低,我们怀疑是太空辐射导致的轻微造血功能波动,已经开始补充造

血营养剂,下周再复查。”

吴浩点点头,转身走向实验室隔壁的数据分析室??那里正聚集着生命保障、航天医学、材料工程等多个领域的专家,他们要把猕猴的83天太空数据,转化为载人登月的“技术密码”。“把骨密度变化与人工重力强度做相关性

分析,下周拿出载人舱人工重力模块的优化方案,目标是把骨流失控制在2%以内。”他对着围拢过来的专家们说道,语气不容置疑。

与此同时,心月狐指挥中心的任务总结会已进入第三天。主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此次任务的关键节点:建木九号发射时的发动机推力曲线、科考站水循环系统的污染修复过程、返回舱穿越大气层时的热防护数据。。。。。。每一个画面

都配有详细的技术标注。

“这次任务验证了三项核心技术:一是改进型YF-130发动机的高湿度适应性,二是分子筛吸附技术在月球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三是返回舱热防护层的在轨修复方案。”周向明站在屏幕前,手指划过一组组数据,“这三项技术

已经同步应用到载人飞船“行者二号的研发中,目前行者二号的舱体结构已完成60%。”

吴浩突然打断他,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一个参数上:“之前遇到的电磁干扰问题,载人系统的解决方案确定了吗?猕猴任务中是临时加装屏蔽罩,载人时必须集成到舱体设计里。”

“已经确定了!”负责电磁兼容的工程师立刻起身,调出舱体结构图,“我们在载人舱的仪器舱外侧加了一层0。5mm厚的铍铜合金网,内侧贴了石墨烯导电膜,经过模拟测试,能屏蔽99。9%的低频干扰,比猕猴任务的方案提

升了30%的效能。”

总结会结束后,吴浩没有离开指挥中心,而是径直走向行者二号的研发实验室。实验室中央,半成型的载人舱体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几名工程师正围着舱体的逃逸系统接口讨论。“逃逸塔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测试怎么样

了?”吴浩拍了拍工程师的肩膀,目光落在舱体顶部的逃逸塔安装位上??逃逸系统是载人航天的“最后安全线”,必须万无一失。

“昨天进行了第三次地面试车,推力达到设计值的101%,但点火延迟比预期多了0。02秒。”工程师递过测试报告,“我们排查后发现是点火器的电极氧化导致的,已经换成镀金电极,下周再测一次。”

吴浩接过报告,翻到故障分析页,铅笔在“电极氧化”四个字下画了一道横线:“载人任务容不得0。01秒的误差,把所有与点火相关的部件都做一遍老化测试,模拟发射场的高湿度、高盐雾环境,确保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正常工

作。”

接下来的半个月,浩宇航天进入了“双线作战”模式:一边是猕猴健康数据的持续跟踪,医疗团队每周发布一次监测报告,骨密度回升趋势稳定,造血功能完全恢复,为载人航天的医学保障提供了第一手数据;另一边是行者二

号的研发攻坚,逃逸系统的第四次试车圆满成功,人工重力模块完成首台样机组装,建木十号重型运载火箭的发动机静态测试也提上了日程。

这天下午,吴浩接到了国家航天局的视频会议邀请。屏幕那头,几位院士和专家正围着一张巨大的地月轨道图,讨论载人登月的任务窗口。”根据浩宇航天这次动物试验的数据,我们初步把载人登月的时间定在明年第四季

度,那个时候地月相对位置最佳,发射窗口持续5天。”航天局局长看向镜头,“吴总,浩宇的行者二号和建木十号,能在明年第三季度完成所有测试吗?”

吴浩调出身后的进度表,上面的红色标记代表关键节点:“行者二号的舱体总装预计明年4月完成,5月进入真空热试验;建木十号的发动机测试将在明年6月结束,9月进行全箭合练。按计划,明年第三季度末能具备发射条

件。”

“好!”局长的声音透着振奋,“这次载人登月,不仅要让航天员在知海科考站驻留15天,还要完成月壤采样和科考站扩展模块的安装,浩宇要做好技术支撑。”

视频会议结束后,吴浩走到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建木十号总装厂房。夕阳下,厂房的钢结构框架如同巨人的骨骼,正一点点搭建起载人登月的“天梯”。身后,工程师们还在讨论着行者二号的生命保障系统

优化方案,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交织在一起,汇成最动人的技术乐章。

这时,生物医疗实验室传来消息:“星尘”和“云絮”适应了地球重力,已经能在室外的草坪上自由活动,甚至学会了追逐工作人员扔出的小球。吴浩拿出手机,看着实验室发来的视频????两只猕猴在阳光下奔跑,毛茸茸的身影

在绿色草坪上格外显眼。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它们在月球科考站的观察窗前眺望地球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余总,通知各部门,下周召开载人登月任务启动会,把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个人。”吴浩转身对赶来汇报工作的余成武说道,“这场仗,我们要打得漂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