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薛理没有想到在母亲惨死这种事上薛大哥也能妥协。即便如此薛理也只当那是梦,梦醒了对薛大哥还有些期待。
可惜年前在家的那些日子让薛理看清楚不管梦里还是梦外薛大哥都是连一文钱的家都不当。
薛二哥见薛理沉默不语:“你不信?你问你二嫂。”
刘丽娘抬眼看他:“三弟是懒得理你。大哥什么样你才知道?”
薛二哥结巴了一下:“我——以前不是因为大嫂怀着孩子,大哥担心她生气伤着小侄儿吗?”
薛理:“二哥,日后无论大哥找你打听什么事,你都不能说真话。不想骗大哥就推到我身上。好比今日母亲要来店里,你和二嫂叫她来找我。”
薛二哥:“大哥没有那么多心眼。”
刘丽娘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他对我们没什么心眼,对大嫂也是。大哥休息的时候在家没什么事,大嫂要说担心咱们忙不过来叫大哥过来搭把手,大哥定是觉得大嫂贤惠。”
薛二哥恍然大悟,随即又有些不解:“大哥过来之后呢?”
刘丽娘叹气:“大哥有眼睛,看不见柜子里灶台上有哪些调料吗?大嫂见着他假装好奇,大哥对她不设防,还不是有什么说什么。”
薛二哥:“看到调料就能做出来?”
刘丽娘:“你才说小侄子太小,小侄子睡了她有时间不能慢慢试?我们要试几天,她可以试几个月。其实试两三年她也不怕,她手里有钱,大哥还有月钱。”
薛二哥又忍不住问:“大嫂也想从商?可是商户远不如农户啊。”
这一点刘丽娘也懂。要不是薛家只有四亩地,薛二哥只能分到一亩,守着一亩地过活,太平盛世好年景也会饿死,刘丽娘非但不会转商户,也不会答应同林知了合伙。五五分也不行。她和薛二哥只会帮林知了做事,每月三贯钱便可。
刘丽娘:“赚了钱把店卖了买几十亩荒山请人开荒,县里定会允许大嫂转回农户。”
山高水密的丹阳县良田不多,县里为了鼓励开荒,荒地可以白送。好比刘掌柜开酒店的那块地,以前郁郁葱葱,后来树木竹子被百姓砍了地就慌了。地里有很多石子,百姓收拾起来困难,宁要河滩也不想碰山皮地。县里得知刘掌柜要开店,还要把四周种上果树竹子,县里不止半卖半送,还给刘掌柜半个荒山。如今半个荒山上也种满了竹子。所以刘掌柜才叫林知了挖笋,只因他和伙计们真挖不完。
薛理看向二嫂:“你是这么打算的?”
刘丽娘点头,但不止。刘丽娘想在城里买一处房子,再把店卖了换成荒地请人开荒,她转回农户。农闲时节自己做点小食拿去酒店卖。城里和村里办红白喜事会请厨子,她也可以当厨娘。听闻在村里办一次可以收两百文。在城里大户人家帮厨一天可得三百文。
然而城里房子贵,请人开荒也贵,商户转回农户不定要到猴年马月。刘丽娘不想提这事,说多了心慌烦躁,是以薛二哥都不知道她的打算。
薛二哥惊得张口结舌:“你你是这样想的?”
刘丽娘白了他一眼,端起盆就走:“鱼儿,叫弟弟看着火,你来店里帮我烧火。”
薛二哥转向薛理:“她,她什么意思?”
薛理:“你不懂她,二嫂很失望。”
“可是她从没说过叫我怎么懂?”薛二哥很委屈。
薛理转向竹棚:“娘子,过来看看。”
林知了放下小锤子,到跟前看了又看,又拿起来闻了闻,“干净了。”
薛理不曾吃过牛胃很是好奇:“怎么做?”
“待会我盛半盆汤,咱们去店里吃。”
薛二哥也没有吃过牛胃:“清汤煮啊?不腥不臭吗?”
“不会。”林知了就怕洗不干净,买的是牛百叶,只因前世在地下城跟一个吃货闲聊,听他说牛百叶比毛肚好清洗。
薛理:“那我把这些端去店里?”
林知了:“感觉不吃米面也吃不完,拿出来一半吊在井里吧。我担心过了一夜变味。”
薛二哥去拿水桶把两口大缸打满,随后薛理拿出一半牛杂放入碗中再放到桶中,薛二哥把水桶吊在冰凉的水井里保鲜。
家里有芝麻油和大蒜、酱油等调味料,林知了先调几个油碟,随后往煮牛大骨的锅底下放几块木头就拉着弟弟洗手。
刘丽娘把鱼盛出来锅刷干净,薛二哥就把汤倒进去。随后一家人围着灶台用晚饭。
新鲜的牛百叶脆嫩爽口味道清淡,在油碟里打个滚满口油香蒜香,尝不出一丝腥臭,要不是薛二哥亲自洗的,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吃的是牛下水。
薛二哥边吃边吞口水,越吃越饿,感觉眨眼睛少了很多,就叫薛理把井里的下水拿出来。
林知了:“二哥,还有两条鱼呢。”
薛二哥先前就想尝尝香煎带鱼和清蒸黄花鱼,然而吃了牛百叶立刻把带鱼和黄花鱼忘得一干二净。
薛二哥假装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