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记少东家都被伙计薅过去搅蛋液烧火,伙计也没脸要太多。
薛理领着小舅子遛狗,看到蒋记也卖蛋糕就告诉林知了,依照如今堪称无孔不入的情形,不出三日她母亲必然知道此事。
殊不知第二日宋母就知道了。
宋母以前在双桥村住了十多年,跟很多山东村的村民打过照面。她买蛋糕就认出吴氏,夸吴氏手巧。
林知了在城里名气大,吴氏等人逢人就说做蛋糕的手艺是跟林娘子学的。宋氏对“林”字极为敏感,问她是哪个林。吴氏不知道宋氏是林知了的娘,也不知道她早已改嫁,说就是你们双桥村做豆腐的林家,他们家姑娘嫁的是我们村的薛探花。
宋氏浑浑噩噩回到家中问相公有没有听说过城里有个厨艺极好的林娘子。
如今还有谁不认识林娘子啊。没等她相公回答,她继女就说她知道,林娘子很厉害,会做拉面,会做红烧肉等等,如数家珍。
自从把凉皮方子公布出去,“林娘子”名满全城。宋氏不信她跟生性懦弱的女儿是同一人,在家中坐立不安就找个理由出去,直奔“蒋记”。
在蒋记巷口她见到了挂在墙上的牌子“林娘子的店”,顺着指引摸到店里。
薛理和薛二哥在田间忙碌,店里少了帮忙的,林知了晕头转向,被坐在身后烧火的小鸽子戳一下,林知了才发现她娘直愣愣看着她。
林知了可以无视婆婆,无视薛二婶,照样可以无视来的不是时候的亲娘。林知了拍一下弟弟的小手,扭头提醒他看着火。
刘丽娘用手肘戳一下林知了,林知了提醒她快点,客人等着呢。刘丽娘真心服了,谁也不能耽误她赚钱啊。
宋氏心里五味杂陈,哪怕她看到林知了发现她又无视她,也不知应当说些什么。可是她像根柱子似的杵着,食客嫌她碍眼,暗示她不吃出去,要吃面就找个位子坐下。
宋氏打量一下拥挤的小店,只能坐在过道上,她迟疑再三决定出去。
刘丽娘低声说:“你娘走了。”
林知了:“不会的。”
果不其然,过了两炷香店里空出一张桌子,宋氏进来坐下。
薛瑜过去收拾碗筷,宋氏的目光随着她在店里转了一圈,可她就跟长在了凳子上一样,刘丽娘又小声说:“又来个没眼力见儿的。”
约莫又过两炷香,最后一位客人离开,薛瑜要收拾碗筷,林知了叫她放着,先吃点东西。
刘丽娘煮两碗面,林知了做两份肉夹饼,又盛一碗骨头汤,放到宋氏隔壁桌。
林知了坐下夹一筷子面放小碗中,又舀几勺汤,便把这碗面放弟弟面前。肉夹饼一分为二,她给弟弟一半。
刘丽娘的肉夹饼也给薛瑜一半,薛瑜吃豆腐干笋骨头汤。
林知了边吃边问:“娘什么时候来的啊?”
宋氏:“你——先前客人最多的时候。你不是看到我了吗?”
林知了半真半假地说:“以为你早到了。娘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宋氏不知从何说起:“上次你,怎么没说你是‘林娘子’啊?”
林知了脑子里全是“饿饿饿”,没心空思考,“什么林娘子?”
宋氏:“听很多人说,一说‘林娘子’就知道是你,你不知道吗?”
“我——我上哪儿知道去。”先前林知了听到薛理提到她娘很快会发现她是林娘子。林知了就在想,若非她教出这么多徒弟,她娘一直不知道她是“林娘子”,会不会同她老死不相往来。以先前宋氏的态度,极有可能。林知了不怪她选择薛理出事时舍弃她和弟弟,前提别来打扰她。然而她来了。林知了心烦,“再说,名气再大我也是个商户,不值一提啊。娘突然过来,是不是怪我好好的农户不做该当商户啊?”
宋氏被问愣住。
来的路上她想过各种问题,也演绎过林知了的回答,唯独没有考虑到在世人眼中农户远比商人体面。
宋氏恍然大悟,“你是怕娘怪你,所以那天不敢告诉娘?你这么争气,娘怎么会怪你啊?”
第64章得寸进尺
真有趣!
不知真相的人听了此话定会认为她娘是个体贴的慈母。然而自从坐下没有说一句关心的话。即便跟薛家少有来往的山东村村民都会夸小鸽子高了胖了懂事了。
她娘不止瞎,脑子也不好使。
若想同她缓和关系,应该进门就心疼小鸽子烧火辛苦。要是对小鸽子仍有芥蒂,拉不下脸讨好他,也该帮小小年纪的薛瑜收拾碗筷。
该说不说,她娘和婆婆不愧有缘做亲家,在倚老卖老方面堪称如出一辙。
“娘怎么会这样认为啊。”并非事事都要张牙舞爪,林知了也可以用温柔的语气说出冷酷的话,“早在一年之前,娘就和我立下各不相干的字据。自此之后,娘是娘,我是我,怎么会怕娘怪我啊?”
刘丽娘目瞪口呆,宋氏可是亲娘,怎么跟怕被连累抄家的薛家族人一样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