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慌忙用袖子去擦。
“用抹布!”孙强在旁边吼了一嗓子,声音盖过了机器噪音,“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小五缩了缩脖子,赶紧找了块脏兮兮的布擦拭。
李向前没作声,只是看著反应釜上方的温度计。指针有些晃动。
孙强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哥,这批人……手脚还是慢,教的东西老忘。”
李向前嗯了一声:“盯著点,安全第一。”
生產效率是上去了,但隱患也跟著冒头。
院子角落,刚从黑市拉回来的几桶基础油和添加剂堆在那里。
顏色深浅不一,气味也略有差別。
李向前拧开一桶添加剂的盖子,用木棍搅了搅。
粘稠度似乎比上一批要稀。
他蹲下身,手指沾了一点捻了捻。
【破障之眼】视野里没有明確的损耗倒计时,这类非標化工原料无法精確量化其“寿命”。
只能给出模糊的成分波动提示,意义不大。
配方是死的,但原料是活的。批次差异,正在无声地干扰著最终成品。
黑市货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东西的质量,比掷骰子好不了多少。
临时搭建的木桌上,那台老旧的【乌氏粘度计】被小心维护著。
李向前將一管刚生產出来的润滑脂样品注入粘度计,启动恆温水浴,掐著秒表计时。
液柱流下的时间,比標准值慢了不少。
粘度偏高。
他记录下数据,又拿起另一管样品。
这次,流速又快了些。
数据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每一组都挑战著他的神经。
孙强端著一个小铁桶走过来,脸上带著愁容:“哥,你看这桶,顏色好像有点不对劲,发浑。”
李向前用玻璃棒蘸了一点,对著光线看。
確实,不如之前清澈透亮,里面似乎有微小的颗粒感。浑浊,意味著杂质或者反应不完全。
“哪一锅出的?”
孙强指了指最右边那个反应釜:“三號釜,栓柱他们那班做的。”
李向前放下玻璃棒:“让他们严格按规程操作,加料顺序、搅拌时间,一点不能错。”
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无力。规程是死的,但工人的理解和执行千差万別。温度控制,加料速度,搅拌均匀度……这些都需要经验和判断,不是光靠背诵操作步骤就能解决的。
问题可能不全在工人。
趁著换班间隙,李向前爬上三號反应釜的操作台。
打开观察口,一股刺鼻气味涌出。
他拿著手电筒,仔细照射反应釜內壁。
【破障之眼】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