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让他淘换到了一些宝贝。
一台锈跡斑斑但还能转动的离心沉淀器,几个破损但刻度清晰的玻璃量筒,一个指针发黄但还能读数的简易粘度计,甚至还有一个外壳磕碰、灯泡不亮的旧烘箱。
他把这些“破烂”搬回厂里,腾出车间角落的一块空地。
清洗、拆解、修復、校准……
他埋头鼓捣了整整两天。
一个极其简陋,但五臟俱全的“化验角”出现在前进厂。
王厂长看著那些瓶瓶罐罐和奇形怪状的铁疙瘩,满脸疑惑。
“小李师傅,你弄这些……是打算干啥?怪嚇人的。”
李向前拿起一个滴管,正在小心翼翼地往样品里滴加某种试剂。
“王厂长,以后咱们出的每一锅料,都要在这里过一遍。”
他指了指粘度计,“粘度多少,闪点够不够,有没有杂质,都要测。”
“测这些干啥?红星厂那边也没说要啊。”王厂长凑近了些,还是不理解,“咱们按方子做出来,看著没问题不就行了?”
“看著没问题,不代表真的没问题。”李向前放下滴管,表情严肃,“红星厂现在没提要求,不代表以后不提。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数。”
“做生意,牌子最重要。万一哪批货出了问题,砸的是『前进牌』的招牌,以后谁还敢买咱们的东西?”
“可……可搞这些,费时费力,还得用这些……化学玩意儿,安全吗?”王厂长还是担心。
“我会教他们怎么用,按规矩操作就没事。”李向前语气不容置喙,“时间是费点,但能保证质量。这笔帐,长远看是划算的。”
王厂长看著他认真的样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疑虑咽了回去。
这个年轻人,总有他的道理。
而且,每次都被证明是对的。
有了检测手段,还需要有操作规范和质量標准。
李向前又把自己关了两天。
这一次,他不是画图纸,而是写东西。
他要编写一套简单明了,工人能看懂、能执行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標准。
考虑到工人们的文化水平,他儘量避免使用术语,多用大白话。
关键步骤,他还配上了自己手绘的示意图。
比如,投料顺序不能错,画了几个桶,標上序號和箭头。
加热温度怎么看,画了个温度计,標出红线区域。
搅拌时间要多久,画了个闹钟。
检测样品怎么取,用虚线画出取样勺的位置。
《“前进牌”润滑脂生產操作规程(暂行)》
《“前进牌”润滑脂质量检验標准(试行)》
两份用硬纸板精心装裱起来的文件,被李向前亲自用图钉钉在了车间最显眼的墙壁上。
字很大,图很清晰。
他把孙强和其他几个负责生產的工人都叫了过来。
“从今天起,咱们生產润滑脂,就得按这个来。”他指著墙上的规程,“每一步怎么做,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谁要是看漏了,做错了,出了次品,別怪我不客气。”
他又指著另一份標准,“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你们说了算,得按这个標准来验。验不过关的,就是废品,不能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