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建议:1。更换同型號气阀活塞杆(推荐);2。对现有活塞杆进行精密研磨修復,补偿磨损量(可行,但精度要求高,需临时製作工装)。】
数据流隱去。
李向前只是侧耳听了听刚才机器停机前的异响,又观察了一下机器最终停止的位置。
他转向还在跟机器较劲的王师傅,语气平淡地开口:“王师傅,是不是每次都是运行一段时间,机器热起来之后,才容易卡死?”
王师傅手上动作一顿,猛地转过头,诧异地看著李向前。
他愣了一下,皱著眉头回想。“是啊,没错。刚开机的时候跑得好好的,转个把小时,机身烫手了,就容易卡住。你怎么……”
后面的“知道”两个字没问出来,但脸上的惊疑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问题,他们几个老师傅也討论过,但始终没找到確切的原因,只当是机器老化,零件匹配不好。
李向前伸手指了指压缩机气缸盖连接气阀的部位。
“问题应该在气阀的活塞杆上。”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下来的车间里,每个字都清晰地传到王师傅和陈工耳朵里。
“金属热胀冷缩。活塞杆磨损了,配合间隙变大。平时看著没事,可机器一热,活塞杆膨胀量超过了磨损量和正常间隙的总和,运动到某个位置就会跟阀套卡住。”
他解释得简单直接,没有用任何复杂的术语。
“光清理油污,或者调整一下其他地方,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得修復或者更换那根活塞杆。”
王师傅彻底愣住了,手里的扳手都忘了放下。
旁边的陈工也瞪大了眼睛,镜片后的目光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们围著这台破机器捣鼓了好几天,拆了装,装了拆,各种方法都试过,就是治標不治本。
这个从没碰过机器的年轻人,只是站在旁边看了一眼,听了一下声音,问了一个问题,就直接把病根给揪出来了?
而且说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完全不像瞎矇。
这简直……
王师傅脸上的不信任和轻视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著震惊、怀疑和一丝不甘的复杂情绪。
他活了大半辈子,修了一辈子机器,自认经验丰富,眼光毒辣。
今天却被一个毛头小子,用如此简单的方式,点破了他几天都没琢磨透的难题。
这让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他上下打量著李向前,试图从对方平静的表情里找出哪怕一丝炫耀或者侥倖。
然而没有。
李向前就那么平静地站著,仿佛只是说出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王师傅放下扳手,往前凑近几步,仔细盯著李向前指的那个部位。
他將信將疑。“修復活塞杆?”
声音里的火气消散了许多,但质疑依然存在。
“这玩意儿是精配件,磨损了就是磨损了,跟轴承滚珠一样,哪有修復的道理?不都是直接换新的?”
在他固有的认知里,这种精密部件的磨损是不可逆的,要么换,要么报废。
修復?怎么修復?拿銼刀銼?那精度还要不要了?
李向前迎著王师傅探究的目光,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
“可以试试。”
三个字,轻描淡写,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看著李向前那双平静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半分轻浮,只有专注和把握。
他把手里的扳手往旁边工具台上一扔,发出“哐当”一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