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放下笔,抬起头看他。“你说。”
“张德彪。我想知道他最近都在干什么,接触什么人。”李向前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林薇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敲了敲。“我正想跟你说这个。昨天回去后,我托报社跑工业口的老记者打听了一下。”
她身体微微前倾。“张德彪最近活动確实很频繁,不但在机械系统內部,还去了好几趟市经委,甚至轻工局那边也有他的影子。”
“具体目的呢?”李向前追问。
“还不清楚。”林薇摇头,“只知道他到处拉关係,请客吃饭,姿態放得很低,像是在为某个事情铺路。但具体是什么事,没人说得准,他嘴巴很严。”
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墙上老掛钟滴答的声响。
这种未知,比明確的对抗更让人不安。
“我再帮你留意。”林薇语气肯定,“跑新闻的,总有些旁人不知道的门路。他想搞鬼,总会露出马脚。”
她看著李向前,补充了一句:“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他轻易得逞。”
李向前心里那点因重生而带来的疏离感,似乎被这句简单的话融化了一角。
他点了下头,没再多说客套话。
“谢了。”
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趋向於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
下午,李向前刚从车间出来,就被匆匆赶来的李婶拦住了。
“向前!跟你说个事儿!”李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把他拉到一边。
“怎么了李婶?”
“昨天下午,我看到那个张德彪,跟咱们胡同口修自行车的王瘸子,嘀嘀咕咕说了半天!”李婶比划著名,“王瘸子那人,嘴碎得很,以前还在机械总厂烧过锅炉,后来腿脚不利索才出来摆摊的。”
“说了什么?”李向前心头一动。
“离得远,听不清。就看张德彪塞给王瘸子一包烟,还拍了拍他肩膀。”李婶皱著眉头回忆,“我瞅著不像好事!那王瘸子,以前就跟张德彪走得近。”
虽然只是街头巷尾的閒聊八卦,但李向前没有忽视。
张德彪接触一个修车摊主?这本身就很反常。
“我知道了李婶,谢谢您。”李向前认真道谢。
“谢啥!邻里邻居的!你现在出息了,可不能让坏人给惦记上!”李婶拍了拍他的胳膊,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这种来自普通邻里的关心和信息,朴素,却也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力量。
晚上,送走最后一波前来諮询技术改造的访客,办公室终於安静下来。
王厂长带著几分疲惫和兴奋在核对订单,刘虎和张峰则在小会议室里对著图纸討论。
李向前独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摊开著红旗搪瓷厂改造项目的总结报告和数据。
节能近四分之一,废品率降到3。3%。
这组数字,是前进厂如今的基石。
但光靠这一项技术,能走多远?
必须儘快让前进厂拥有更多、更强的底牌。
他拿出笔,在纸上写下“温控技术应用拓展”几个字。
纺织厂的染缸需要精確控温。
化工厂的反应釜更是离不开稳定热源。
食品厂的发酵、烘烤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