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龙龙逆袭第一百二十一日
二人进了里屋,方主簿看到小桌上的绣品,摇了摇头。
“你眼睛不好,还是算了。”
妻子笑盈盈将绣品收起来。
“这两个帕子快绣完了,等到后日,我将这段时间攒的绣品一起卖了,能打一床新被子。”
方主簿拧眉:“被子?那可卖不得!”
他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坐在椅子上,缓了缓干哑的嗓子。
“夫人啊,倒不是我嫌弃,只是夫人的绣工我也知道,帕子可卖不进高门大院,只能卖给寻常人家。
“可这些年来大玄频频天灾,百姓们本就吃不饱,国库还得年年拿粮食来赈灾,底下的人穷到骨髓都是干的,谁会去买绣品?”
妻子迟疑了片刻,说起了近日见闻。
“我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你也知道跟咱们一条街的王嫂子家,孙辈多,家里穷,莫说是吃肉,米饭都不敢往嘴里多塞。
“可前不久他们一家七八个女眷拿出一堆绣品去卖,模样我也看了,都是那些常见的花样,绣工也与我不相上下,结果那一箩筐的绣品全卖出去了!赚了十几两银子!”
方主簿差点被水呛到:“卖出去了?有人专门收绣品?”
妻子摇了摇头:“不是,你但凡进那些布庄绣房,现在都收绣品。”
方主簿面色沉重,捋了捋胡子:“难不成近来有什么大动向?对了,三哥儿可回来了?”
妻子摇头,却喜气洋洋:“未曾,书院缺人,不让三哥儿回来,还给三哥儿涨了月钱。”
方主簿是纳闷了:“缺人?县城里的学舍都开了,他们书院还能招到学子?”
妻子瞥了方主簿一眼:“你都舍不得送你家五儿子去学舍,旁人就舍得?”
方主簿拍了拍掌心:“那不一样啊!咱们家虽算不上富足,但也不缺吃穿,可天下缺吃穿的人多了。
“前一段日子科考,你是没见那学子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家人跟着送考,整个人都累成了人干。”
妻子也拿不定:“罢了,我明日要给三哥儿送我刚做的鞋子,到时候我顺便问问。”
方主簿思索道:“要问,这些事看似细微末节,但有可能关乎着上面的动向。”
天亮后,方主簿上值。
老妇人敲了敲方主簿的家门,门打开,妻子李氏见到老妇人叫了声“娘”。
老妇人点头:“小丫我来带,你去看三哥儿吧。”
李氏点头,注意到老妇人的气色好了不少,连忙问最近可有喜事?
老妇人笑了笑:“哪有什么喜事?不过是近来运气好,你两个哥哥有了一份长久来钱的伙计,银钱还不少。”
李氏一惊,丈夫的话果然有理,短短两个月,她身边的人都有了银钱来源。
李氏与老妇人道别,提着篮子穿过小巷,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与伙伴嬉笑打闹。
小女孩见到李氏,笑着说婶婶好。
李氏注意到小女孩换了新头花,这头花可不便宜,小女孩跟家里缠了半年了,奈何家里用钱的地方多,一直没给小女儿买。
李氏点头,从篮子里拿出一小块炸馒头给小女孩。
自己盯着小女孩红扑扑的脸,心想希望自家女儿长大也能这么活泼。
李氏走出巷口,又看到张叔家的小儿子挑着扁担出门了。
张叔一家家道中落,老两口卧病在床,靠着儿子们给人做苦工维持生计。
以往他们最怕的就是冬天,冬天意味着活计少,哪怕工钱只有以往的八成都没人要。
李氏记得三个月前,那小儿子因为吃不饱晕倒在路边,若不是赤脚大夫恰巧路过,那小儿子就要殒命了。
李氏想到这儿心一软,这小儿子跟自家大儿可是同一年出生的。
李氏刚掀开篮子上的布,想分给那小儿子半碗炸馒头。
小儿子却扛着扁担来到食摊前,跟摊主买了一个酥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