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后人家内地人或者外国人打听新省的旅游景点,人家只知道一个源县,有什么用?难不成人家还会说就为你一个景点专门大老远跑过来一次?
还不够折腾呢!
再说了也划不来啊!
那肯定是我先去了A地,再去B县,再去C市,景点越多不才更能吸引游客嘛?
上桌的越多越好!
秦县长挂断电话后琢磨了一会儿,也跟下属讨论了一些,总觉得有些食之无味,想到石县长临走时专门跟他提的那小两口,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打了电话。
姚新泉接到电话时还有点懵,但到底还是答应了跟师月江去县委一趟。
她看着师月江忍不住笑,“不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咱们某种意义上应该算石县长的亲信吧?这老大都换了,竟然还找咱?”
师月江戳了戳她的脑袋,“要不说人家能当领导呢,就不是个傻的,有什么事情找咱们,又是县里的事情,咱们是疯了才不好好做!”
要是石县长还在本地,秦县长是个副的,而且跟他打擂台的话,那对方肯定是不可能信任他们俩的。
但现在石县长走了,而且那两人关系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姚新泉的牧场就在这里,她又不会走,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
人能用,肯定还是要用的呀!
姚新泉哼了一声,临走前去看了看在生无可恋孵蛋的红隼,警告他不许遗弃孩子后这才下山。
两人到了县委后一群人都在跟他们打招呼,姚新泉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我们竟然认识这么多人了?”
师月江失笑,“不然呢?”
他们俩隔三岔五跑县委,又跟几个领导关系都不错,还跟好几个人之前在乌洽会共事过,所以认识的人自然是不少的。
两人刚到了门口后秦县长的秘书就请两人进去,“县长说了,二位要是到了那就直接请两位进去。”
两人进去后秦县长很是客气地让两人坐,他看着挺年轻的,三十来岁的样子,听石县长说,对方参军时间不算特别长,但也上过战场。不过他运气不好,受了伤还留了后遗症,至少是没办法继续当兵了,无奈只能退伍。
但人家那是真的干一行,行一行。
人家退伍后就赶上了高考恢复,小小年纪又出去读大学了,毕业后因为履历漂亮人也有能力,升的很快,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到了县的一二把手了。
三人算是第一次见面,但秦县长一点没有生疏的意思,他很自如地跟两人聊天,并解释了让两人过来的原因。
“我请二位过来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事还是跟乌洽会有关的。之前咱们在电话里粗粗谈了一些,但我觉得还是当面好好聊聊比较合适。第二件事就是石县长给我提供了一份他的工作记录,不涉密,主要是一些工作思路,我也在思考咱们县能不能也发展旅游业,如果发展,又有什么特色呢?总不能照抄人家的吧?”
不过他心里想的是,就算抄那也要抄满分的试卷吧?源县算是先驱,但也只是个试路人而已,从他们县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看出,他们县里问题还很大,所以就算要抄,那也不能盲目地抄。
别到时候好的没抄回来,抄回来了一屁股麻烦!
第213章
姚新泉和师月江两人对视一眼,没想到秦县长会拉着两人聊这些,不过既然提到了,两人有
什么想法也都直说。
“咱们县挺大的,但是人就这么多,真弄出什么新鲜物件儿也难”,他们县可没以技术取胜,不管是织布还是什么的,那都是走的人工织就,精工出细活。
他们县因为去年的乌洽会在经济上确实是有好转了,但不管是采购机器还是其他什么的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慢慢来,这也是石县长之前计划好了的。
秦县长是认同这个想法的,但也不能完全没任何新鲜东西就去参加今年的乌洽会吧?
“我是想着,咱们看能不能提升产品的时尚感呢?去将咱们本土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做出都市的味道来,我觉得可能城里人更能接受。”
不是她瞧不上最原始的这些东西,但是说实话,不管是上班还是逛街,有几个小姑娘真顶着头上戴着禽类羽毛的大帽子到处跑的?
布匹也一样,太过于传统的不是说没有市场,但是确实可以开发出一些新鲜东西啊!
“可以去咱们市的大学里看看有没有专门学这些艺术相关专业的人,看能不能结合咱们的特色开发一些新的花色或者别的东西,我觉得那些外商未必接受不了。”
像是去年那些浅色系的艾德莱斯不就有人很喜欢?
秦县长赞同地点了点头,他觉得挺有道理的。
然后姚新泉就接着说旅游的事情,“我觉得咱得找到自己的特色”,一旁听着的两个男人都点头,可不是?要是没特色,人家凭什么来?
“像源县,他们的草原就特别好”,不是别的地方没草原,而是他们源县的草原有特色,他们那的草原海拔相对比较低,算是山间一盆地,降水也更丰富,因此植被异常茂盛,绿得更加浓郁、油润,视觉上就会让人觉得更治愈和舒适。
“咱们县的则不太一样,咱们县的草原海拔很高,但是却因为无数年的地质运动和风雨侵蚀导致地面起伏和缓、没有尖锐棱角的丘陵地带。这些丘陵的坡度非常舒缓,线条极其流畅,更具野性和原始美,两种草原的美是不一样的。”
秦县长被她说得有点头疼,这么文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