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汴京食滋味枳柳 > 13大姐回门(第1页)

13大姐回门(第1页)

秋雨濛濛,下了整夜。

凌花翻来覆去一宿没睡踏实,天还没亮,就撑着纸伞,到码头接人去了。

今日汴河上的漕运格外繁忙。

纤夫们三五成群,喊着“嘿哟嘿哟”的号子,喊开了汴河上的黎明。纷繁错落的油纸伞下,多的是行色匆匆,带着孩子归家的妇人。

凌花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直等到雨都停了,看过了无数登岸的游人,终于在人群中,见到了一脸倦意的江眠。

江眠今日套一身水蓝色的对襟长袖短褙子,下着米色百褶裙。左右肩头各背了一个布袋包裹,手里还抱着一个头发剃得精光的幼童。

想必那就是琪哥儿了。

凌花喜出望外,刚要喊出声,就见琪哥儿在江眠怀里又是蹬脚又是哭闹。一双小手在她耳畔胡乱地挥,扯得她的头发都松了两撮,就是不肯撒手。

江眠吃痛,轻打了一下他的手,倒叫这孩子哭得更大声了。

边上行人纷纷投去惊讶的目光,江眠满脸羞赧,低头掩面,走得愈加匆忙。

凌花忙上去迎他们:“眠儿,琪哥儿,这儿,这儿。”

江眠听见喊声,错愕地抬头,见是凌花,霎时满脸笑意:“娘,什么时候来的。书信里不是说了,让您在家里等吗?您看您被雨淋的,裙裾都湿透了。”

凌花这才留意到自己的狼狈,没应答,只拍拍手,试图从江眠手中把琪哥儿接过来:“来,外婆抱抱。”

琪哥儿瘪了下嘴,扭身不肯。

凌花悻悻作罢,转接下了江眠手上的纸伞和肩上的布包裹,顿时感受到了里头沉甸甸的分量:“从鼓城县过来怎么也得一天一夜吧,你那夫婿怎的没跟你一起,叫你又是行李又是孩子的受累。”

江眠道:“夫君衙里公事忙,抽不开身,我便自个儿回来了。”

“那他竟不晓得唤个家仆随侍,路上帮忙拎点东西也是好的。何况这天还下雨,路上湿滑得很。万一摔了碰了,他如何担待得起。”

凌花句句都是嗔怪,又道:“我记得你素来体热,从前这种大热天,穿着短衫还恨不得打赤膊,今日怎的捂得这般严实,可是身体有哪儿不适?”

“没有。”江眠语调温软,“娘,您就甭操心这那的了。我哪哪都好,琪哥儿也好。”

凌花这才收起脸上的埋怨之意:“那就好。你瞧你,嫁人这几年,都不见你寄回来几封书信。平日里音讯全无,你叫我这个做娘的,怎能不担心。”

“家里事多,我这不是顾不上么。您寄来的信,我倒是都找人念了。爹爹和二妹妹可都好?”

“都好,都好。眠儿你不知道,知姐儿此前在应天府,学得了一门好厨艺。近日在横桥子上摆夜市卖小食呢。”凌花说到了兴起处,“这几日卖的是铁板豆腐和浇汁豆腐,每日天没黑,就有许多食客在等了。光前日那一晚,就挣了八百多钱呢。”

“这么多啊。那二妹妹做饭肯定很好吃,琪哥儿,咱们今日有口福咯。”

琪哥儿听了她们一路的闲聊,现下已经不闹了,又听见了“吃”,一张嘴,哗地流下一汪口水:“娘,琪哥儿吃。”

凌花替他擦了口水:“到家就能吃了啊。这会子知姐儿应该已经做好了社糕。本是昨日就该备好的,没想到太好吃,被他们三个三两下瓜分完了。”

话题扯到了“吃”上,凌花愈发喋喋不休。路上天又下起了小雨,她撑起纸伞,护着江眠和琪哥儿,一路说说笑笑,到了横桥子东巷。

凌花猜得没错,江知味的确已经做好了社糕。

不仅如此,还和周婶、李二狗、冯四娘他们交换好了。换回来的社糕,有红糖鸡头米馅儿的,有面上铺蜜枣和红绿丝的。另带回来一小坛米酒,是李二狗自家酿的。

五颜六色的糕点凑了一大盘,垒成了宝塔状。

凌花她们到家时,两小只围着桌子,兔子啃萝卜似的啃社糕啃得正欢。

“知姐儿,暖姐儿,晓哥儿,快来见见你们大姐姐。”

她声音一落,两小只匆忙把剩下的社糕塞进嘴里,几乎手脚并用地来到院门边,连身上沾了雨水都不顾。

凌花搡了他们一把:“去去,别淋雨。刚洗的澡,晚点又得臭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