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继善点头:“奴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去信给布三将军,拜托他与魏定国接触,布三将军初步接触后回信说,魏定国没有一口答应,只说再想想,但布三将军觉得,魏定国还是有些倾向于接受的。”
弘书点点头道:“也要跟布三说明,不许搞威逼利诱那一套,便是魏定国没有答应,也不许日常给人家搞小动作穿小鞋。”
“是,奴才明白。”尹继善应道。
“最近还有什么孤不知道的事情吗?”
尹继善迟疑了下,道:“有一件事,奴才不能确定。”
现在也不忙,弘书便打算听一听,有些懒散地道:“说说。”
“奴才也是听的小道消息,听说顺承郡王和陕西驻军都统联合弹劾岳总督,皇上有意派钦差大臣前去查办。”
“嗯?”弘书坐直身子,眉头微皱,“当真?这么大的事情朝堂上不该没有丝毫风声,谁经手的?”
“听说都是上的密折,经手的话,其他不知道,但钦差大臣的人选听说是怡亲王在物色。”
密折,十三叔,没有风声,看来这次岳钟琪面临的局面不太妙啊,弘书垂眸,思考他要不要插手,别的他不知道,但岳钟琪可是史书认证的忠心和有能力。
再说人家刚刚立下剿灭准噶尔的大功,若是这时候被清算,他阿玛日后又得多一项打压功臣的污点和罪名。
想了片刻,弘书决定还是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
“孤知道了,你回头再打听打听,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消息。”
“是。”
弘书也没坐等尹继善那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小道消息,他可是有更好的渠道的。
“堂嫂该有五个月了吧,情况可还好?”弘书亲手斟了一杯茶,端给对面的人。
弘暾笑的见牙不见眼:“好,好着呢。”
弘书打趣道:“堂嫂还没生呢,堂哥你就这般高兴,等堂嫂真生了,堂哥你是不是睡觉都要笑醒。”
弘暾成婚后脸皮也厚了不少:“现在睡觉就已经会笑醒了。”
玩笑两句家常,弘书稍微收了些笑容,正经道:“今儿叫堂哥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弘暾挑眉:“殿下这说的什么话,有什么事您吩咐就是,说帮忙就太见外了。”
弘书道:“这次还真是要用帮忙,因为事涉到十三叔。我想让堂哥你回家帮我问问十三叔,岳总督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涉及到自己阿玛,弘暾没有再反驳弘书的用词,虽然他是阿玛的儿子、是怡亲王世子,身上也已经打上了太子党的印记,但这并不意味他阿玛身上就同样打着太子党的印记了。
面对他阿玛,太子目前还是需要敬重对待的。
“我只能说是问一问,不能保证问到什么。”弘暾谨慎地道。
弘书颔首:“当然,十三叔最是谨慎,若不愿意说肯定是不能说,我能理解。”
他请弘暾问这一句,也不是一定非要问出个什么,更多地是想通过十三叔得到一个讯号——岳钟琪的事阿玛是否愿意让他接触。
阿玛是很宠他不错,他自己在一些事上也得懂得分寸。
第164章
弘暾的效率很高,没两天就给他带来了消息。
“所以,是陕西驻军都统和岳钟琪互劾,而顺承郡王只是报告新疆东南有异动?”弘书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
弘暾点点头:“阿玛说,岳总督和驻陕都统互劾之事不需要保密,但顺承郡王所报告之事不能外传,介时钦差大臣也只会去查互劾之案。”
弘书点点头,这样就能理解了,原来阿玛是想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样看来,岳钟琪这次的情况倒是没那么危急,看来不用他出手了。
正式说完,弘书忽然想起之前一直想问但每次都忙忘了的问题:“对了,《聊斋志异》的情况怎么样了?”
说起这事,弘暾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蒲公子的父亲年前就已经赶到京城了,我没亲眼见到当时情形,但去打听的下人说,蒲公子的父亲一见到蒲公子就动手了,把蒲公子打的三天没下了床。后来王家的人上门探望,听说蒲公子的父亲态度也不甚热络。”
“我着人请他见面商量出版之事,他也一直推三阻四的,后来总算见了面,但对出版之事也含含糊糊地不给准话。”
打儿子还能理解,毕竟混账小子一言不发带着先祖手稿失踪,当爹的才知道时恐怕都担心疯了,但对于出版之事含糊其辞就叫人不明白了,弘书奇怪道:“这是不愿意?可是蒲沅洲不是说,他父亲为了给松龄先生出书四处奔波,甚至给人陪笑脸。”
弘暾也不明白:“我也纳闷呢,所以已经使人去查了,只是如今还没个结果。”
“那就交给你了,若人家当真不愿意,也就算了,大不了迟个几十年,等未来蒲沅洲能做主的时候再说。”弘书叹气,明明是好事,怎么还这么一波三折呢。
弘暾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对这本书竟然这么看重,甚至愿意等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