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个年纪,此次一别,此生怕是不会再见了。”
太夫人看着沈姨妈乌发间的银丝,脑海中闪过多年前那个总是说酸话的小姑娘,眼神一软,“你要多保重。”
“大姐……”饶是沈姨妈这般不着调的性子,到了这时候,心中也生出细腻的情绪来。
心中有千言万语,此时反而说不出什么,最后都汇成了一句话,“大姐也多保重。”
“好了,去吧。”太夫人露出一点浅淡的笑意,“一路顺风。”
*
送走沈姨妈一家,太夫人连着几天的情绪都不太好。
不过还好,随着大姑娘德音的婚期临近,太夫人逐渐恢复了精神,还亲自过问了不少事宜。
汤婵很喜欢德音这个小姑娘,这段时间一直在帮着德音打点她的嫁妆,于氏作为德音的嫂子,坐稳胎之后也来一起帮忙,德音就跟在旁边,一边听一边学。
等嫁妆全都整理好,汤婵把德音喊来,最后对了一遍。
“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汤婵柔声问。
德音摇了摇头。
“过几日杜家上门催妆,杜怀岳也会来。”趁着太夫人跟于氏不在,汤婵悄悄撺掇德音,“到时候你就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看他长什么样子,省得成婚当天没有准备。”
德音听得又是害羞又是好笑,还带着对汤婵的感念和羡慕。
婶婶给人的感觉一直是热腾腾的,感觉日子过得特别快活,德音希望她以后的日子也能像婶婶一样。
杜家同解家类似,也是当地大族子弟中考出一个进士,正是德音的未来公公,如今官任兵部侍郎。杜怀岳便是德音的未婚夫婿,是兵部侍郎的第四子,也是家里的幼子。
与父亲和几个哥哥不同,杜怀岳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十多岁的时候就干脆走了习武一途,入了京卫,并且很快就小有成就。入伍不久,杜怀岳就被选调进上直亲军二十六卫之一的虎贲左卫,如今已经是从七品经历,倒比还等着考中进士的兄长们官位还高了。
催妆之日,汤婵第一次见到了杜怀岳真人,不禁稍微有点惊讶。
杜怀岳是个二十上下的青年,个子极为高大,估摸着没有一米九也差不了多少,身材魁梧健壮,但还好不显得笨重。他肤色偏黑,面容俊朗刚毅,板着脸时显得很是威武。
怪不得杜怀岳弃文从武,这个先天条件,不习武可惜了。
汤婵联想到个头刚过一米六的德音,小小的一只,感觉德音可以挂在杜怀岳胳膊上当负重……
她摇摇头,赶紧把脑海里奇怪的画面甩掉。
这样威猛的外表,汤婵本以为杜怀岳是个威风八面的性子,结果他唬人的样子维持不了三秒,一说话就破了功在汤婵这个长辈面前,杜怀岳表情局促,答话笨拙,偶尔一笑起来一口白牙,看上去透着股憨劲儿。
看着是挺不错一小伙儿,汤婵替德音定了心,笑着跟杜怀岳的母亲杜夫人寒暄。
他们几人之间聊着天,气氛正好,屏风后,德音却白着脸,攥紧了手上的绣帕。
在汤婵的撺掇下,德音第一次赶这么出格的事情,躲在屏风后面看一个男人。
德音带着羞涩、期盼、忐忑等种种心情,看向了自己未来夫婿。
然而看清的一瞬间,德音就微微变了脸色。
自小到大,德音最常见到的男性亲属有二,一是儒雅可亲的兄长,一是英俊冷肃的舅舅,哪里见过这般如同黑面煞神一般的高壮汉子?
哪怕是足以称得上高大挺拔的解瑨,跟杜怀岳也无法相比。
这个看上去就让人害怕的人,居然是她的未来夫婿……
德音咬紧了嘴唇。
她以前暗自希望未来的夫君会是一位文质彬彬的谦和君子,后来长辈为她定亲时,她听说杜家四子英武不凡,就暗暗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再怎么样,德音也没想过,未来丈夫会是这般模样。
直到杜家的人走了,德音都还没缓过来。
“德音?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