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乐衷于看自己笑话的上司兼兄弟,最好的方式是平淡以对,解瑨平静道:“小人作祟,让皇上见笑了。”
皇帝啧了一声,“朕让人查了,谣言最开始是被一个来京会试的举人妻子传出来的,那举人也不是别人,正是你夫人的前未婚夫。想来他妻子对你夫人怀恨在心,才想出这等计策,真是又蠢又毒。”
周氏以为汤婵夫妇有隙,传出谣言之后,解瑨听说必然觉得有伤颜面,迁怒汤婵,不会相信汤婵的辩解,更不会有功夫追究自己,就算想要追查也查不到她身上。
可周氏万万想不到,这点小事居然会惊动高高在上的皇帝。
京里这一亩三分地,九五之尊想要知道什么事,还有查不出来的吗?
祝文杰也想不到,自己还没考会试,名字已经摆到了皇帝案头,莫说以后更进一步,现有的功名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治家不严,皇帝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好好查查祝文杰,褫夺他的举人功名了。
皇帝道:“朕让皇后宣你夫人进宫聊聊,有什么是说不开的呢?”
解瑨不想用外力给汤婵施压,刚想说不用,但转念一想,只有同皇后亲近的女眷才会被宣召进宫。
汤婵觐见皇后等于一个对外的信号,外边的谣言都是无稽之谈,皇帝正是考虑到这点,才提出这个建议。
解瑨不愿坐视汤婵名声被毁,犹豫片刻,还是应了下来,“多谢皇上和娘娘挂念。”
兴致勃勃的皇帝转头就跟皇后说起了这个事,皇后自然愿意帮忙,很快便宣召汤婵进宫。
*
汤婵收到懿旨时简直莫名其妙。
皇后要见她做甚?
然而旨意不得不遵,汤婵收拾停当,跟着来宣旨的嬷嬷进了宫。
皇后眉目温婉,说话轻声细语,待人极为和气,丝毫没有高高在上之感。
她笑着对汤婵道:“叫夫人来,倒不是为别的,听说夫人近来跟解大人闹了些别扭?”
汤婵笑容微滞,脸色变得微妙。
怎么皇后还要管臣子的家事不成?
她定了定神,“是有些矛盾,未曾想惊动了娘娘。”
皇后掩口而笑:“是t?皇上想听他解爱卿的笑话,说给我听的。”
汤婵心说这什么皇上,怎么一点都不正经,“让您见笑了。”
她嘴上应着,心里快速思索,皇后什么态度?特意把她叫进宫是为了什么?
不会是跟其他人一样,觉得她不可理喻,劝她不要和离吧?
“你放心,解大人特意嘱托了皇上,叫我不要给你施压呢。”似乎是猜到了汤婵的想法,皇后笑着补充道。
虽然皇后确实觉得汤婵此举不妥,但有解瑨请求在先,皇后自然不好再劝说汤婵身为妻子要贤良恭俭让。
“夫妻之间有些摩擦在所难免,只是有些小人却借此机会,试图玷污解大人和夫人的清誉,我这才叫夫人进宫,以免小人计谋得逞。”皇后解释道。
汤婵一怔,她这些日子在别庄乐不思蜀,还真没听说京里这些最新的说法。
皇后仔细跟她说了一下外头的传言,汤婵几乎是瞬间就猜到了幕后黑手。
跟当年逼迫汤大小姐时一模一样的手法,这么多年也没个长进,是周氏无疑了。
皇后见她表情,就知道她心里有数了,“你放心,那位举人娘子行事恶毒,我已经下旨申饬。那祝氏举子纵容妻子如此行事,可见平日里有多糊涂,这样的人怎么能做官呢?”
有这样的评价在,祝文杰的前途是彻底断了,事情又是周氏惹出来的,哪怕不被休,周氏以后在祝家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不提周氏接到申饬懿旨后怎样五雷轰顶,后面的日子又是怎样悲惨,此时的汤婵心里有点复杂,“多谢皇上和娘娘。”
帝后夫妻对解瑨可真好,她这番倒是沾解瑨的光了。
正说着话,外头来报,太子来给皇后请安了。
太子不到四周岁,一身明黄色常服,样貌清秀,唇红齿白,跟皇帝一样,一副天生的笑模样,只是身材比起一般的三头身要窄一些帝后是对鸡娃的爹妈,自三岁正式成为储君之后,小太子的功课就开始上强度,故而他的婴儿肥都像是比一般的小孩子少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