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和其他菌子不一样,口感是硬的,吃起来像在嚼牛肉干,但林向榆并没有感觉比其他菌子好吃很多,他怀疑是自己的问题,于是又尝了一口。
有了铺垫,这次果然好很多了,第一感受是浓郁的鲜香,不但是口感像牛肉干,味道也有些类似,但要丰富得多,还有淡淡的松木和泥土的清香,很像置身在山林之中。
林向榆决定再吃一口,上次可能是错觉,实际上没那么好吃。
一口接一口,林向榆快速而斯文地吃完了自己的那份。
盛野自己的还没动,他把盘子往前推了一下,问:“还吃得下吗?”
林向榆筷子都放下了,“不用,我吃饱了,你慢慢吃。”
等盛野也吃完后,林向榆说:“我明天后天得回家一趟,不在这边吃饭了。”
盛野脱口而出,“你不是刚回来吗?”问完他自己拍了下大腿,“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那早饭要给你留吗?”
“不用,在我大伯家吃,谢谢你的晚饭,很好吃。”
盛野随意地挥了下手,“你喜欢就好,今年应该很难再捡到了,明年再给你做。”
这一次,林向榆觉得明年的话题是让人期待的,他扬起个笑,“好啊。”
安静的夜晚在睡梦中过去,伴随着清晨的微风,林向榆全副武装地出门了。
纪桃雨看他这幅样子直接笑出了声,“可以可以,我还想着让你大伯给你准备个草帽和袖套,没想到你自己带了。”
林向榆原本只想戴草帽和口罩的,但他觉得他伯母肯定要让他戴袖套,他还是有点包袱的,他伯母和奶奶喜欢的袖套太乡土了,于是他把自己的冰袖给戴上了。
何秀竹也跟着笑,递了个竹篾的茶篓过去,“来,挎着,昨天刚给你买的。”
林大伯家有一片小茶山,种的不多,就几百株十里香茶,现在刚好是采秋茶的时候。
林向榆前两天刚听说他大伯们要去采茶就立马心动了,他以前一直以为只有春茶,就明前茶和谷前茶,没想到秋天还有谷花茶,而且更耐泡,余香更浓。
第一次采茶,为了记录,他连相机都带上了。
茶山就在林向榆家老房子的背后,上山的路正对着后门,不过今天他们走的另一条路,直接从林大伯家这边绕上去了。
今天天气很好,到茶园的时候露水已经干透了。
何秀竹的茶篓也在林向榆身上挎着,采茶不能耽搁,正午阳光太烈,茶叶的香味都涣散了。
她想了想,还是自己最适合教林向榆,让他们夫妻俩专心采茶,她招了招手,“阿榆,过来我教你采。”
“来了,奶奶,等我把相机架好。”
之前他拍过很多小院的照片,后来发现还是视频更好,昨天他翻照片,有好几张都不记得是什么情况下拍的了。
等摆好角度,林向榆就开工了。
何秀竹侧开身给林向榆做示范,边采边说:“阿榆,你看这个嫩芽,秋茶可以采一芽三叶,不过咱们采两叶就行,你采的时候要提手采,两个手指捏住芽叶根部,往上一提就断了,要记着不能用指甲掐。”
林向榆尝试了一个,确实不难,他点头,“奶奶,我学会了,你坐着歇会儿,我自己采就行了。”
何秀竹笑着拍了拍他的手,“奶奶跟你一起,今年采的有些晚,就采一批,咱们快点三天就采完了。”
林向榆还以为要采很多天,没想到这么快,“好,那奶奶你累了就休息,我帮伯母他们一起采。”
奶孙俩互相叮嘱半天,林俊达他们已经采完一垄了。
林向榆让奶奶留在原地,自信满满地换了一垄,脑子里念叨着“一芽两叶”,下手的姿势也很漂亮,只是伸到茶丛里就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