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周天,下午一点,吃完午饭的林向榆和盛野就出发了,盛野甚至还拎了个竹筐,堪称赶街必备佳品,林向榆在他奶奶那见过。
今天摆摊的人特别多,盛家饭馆外面就有不少,不过这边都是卖各种吃的,有的林向榆都没见过,此时此刻,他觉得自己特别像个外地人。
他朝盛野偏了偏头,问:“那个藕粉调糕好吃吗?”
街道上正是热闹的时候,叫卖声和砍价声交杂在一起,担心林向榆听不清,盛野低下头,在他耳边说:“嗯,你应该会喜欢,她家一直在这儿摆摊的,买的人很多。”
林向榆心动了,“你吃吗?我去买两碗。”
盛野摇头,他是真不爱吃各种甜的东西,“我去买吧,你可以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想吃的,这边摆摊的有很多是老人家,他们收摊比较早,等会儿要是回来的晚可能买不到。”
林向榆被说服了,“那我去前面看看,在路口等你。”走的时候他还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放在了盛野手里。
盛野愣了一下,觉得林向榆太过客气了,都是朋友,就这几块钱根本不用计较,但林向榆都给了,他拒绝好像也没必要,就把钱放到钱包里,换了一张自己的才过去买调糕。
林向榆一路走一路看,这条街上卖小锅米线的居多,还有凉米线和凉面。
其次就是卖凉粉的,支着一把大阳伞,两张桌子,一张坐人,另一张上放各种调料和凉粉,凉粉都是放在簸箕里,用棉纱布盖着,淡黄色的是豌豆凉粉,豆香味特别浓郁,口感也很细腻,灰白色的是荞凉粉,口感更爽滑。
林向榆上次回来的时候吃过,切成块的豌豆凉粉和用专门的刮子刮成粗条状的荞凉粉混合在一起,先浇上满满一勺酸萝卜的汤水,然后是花椒油,辣椒油,还有葱花香菜等等,每一口都有丰富的口感,酸香四溢。
最灵魂的就是辣椒油了,林向榆前年的时候买了一个新摊子的凉粉,凉粉还行,但辣椒油毫无香味,就是纯辣,那是他第一次没吃完一碗凉粉。
可惜今天吃不下了,中午盛野做的红三剁,特别下饭,他吃了两碗,现在还有点撑。
最后,他买了一个烧饵块,饵块他选的紫米的,还加了一根烤肠,刷满酱料后还加了土豆丝和酸菜做配菜,特别好吃。
刚吃一口,盛野就把藕粉调糕递过来了,“要现在吃吗?稍微有点烫。”
林向榆点头,“要,这个闻着很香甜,感觉会很好吃。”
他伸手接的时候,盛野把他手里的饵块也接过去了,“这个我拿着,你拿着不方便吃调糕。”
“不用,我可以自己拿的。”
林向榆伸手就要往回拿,从小到大,除了他爷爷奶奶,还没有人在他吃东西的时候帮他拿别的吃的,他根本不好意思让盛野帮忙。
盛野侧身躲开了,看着林向榆的眼睛,说:“没关系,走吧,你快吃,不然等会凉了。”
林向榆有点感慨,盛野真的是一个很会照顾人的人,和他做朋友的感觉真的很好,遇到盛野,是他回家后最幸运的事情之一了。
他抬头朝盛野露出个笑:“谢谢,那我吃快点。”
调糕是用纸饭盒装的,浓稠的藕粉包裹着中间蒸熟的糯米粉,还加了玫瑰花酱和红糖糖稀,最上面还点缀着葡萄干,白芝麻,松仁,热气腾腾的,端上碗的瞬间,林向榆觉得自己被甜蜜包围了。
林向榆一边吃一边吹,生怕烫着自己,没吃几口又换饵块吃,盛野就在旁边给他递东西,两个人悠闲地逛完两条街,终于到了卖花盆的地方。
不单有花盆,还有卖背篓,扫帚和蓑衣的,再往前走还有各种木头制品和竹编制品,全都是自己做的。
林向榆一眼就相中了一套桌椅,椅子略显单调,但桌子真的很特别,乍一看像两张桌子叠在一起,实际上是双层的,桌边有莲花纹样和卷草纹,下层还放了一个棋盘和一套茶具,林向榆已经想象到等院子修好,坐在山茶花树下喝茶的场景了。
“老板,这套桌椅怎么卖?茶具和棋盘我也要。”
“八百,这都是好木头做的,用几十年上百年都不成问题,你要是看上了,七百八你拿走。”
林向榆都拿出钱包要付钱了,盛野一把握住他的手腕,问:“你不砍价吗?”
林向榆觉得他说的对,该省省该花花嘛,于是他扭头,问老板,“七百五卖吗?”
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