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江霁明恢复伤势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接近10月份的中旬。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物理杯”。
在这段剧情里,会出现一个女主和男二感情的重要转折点。
“物理杯”比赛的举办场地是Y市,和广城仅仅隔了两个小镇的距离,坐大巴只需要30分钟。
这种高中学科类比赛的含金量很高,本来广城职中这种偏僻小镇的学校,往年都是分不到参赛名额的。
然而这次,完全都是因为学校里出了个中考全市第一的谢知韫。他离满分,仅仅差了3分,还是因为语文作文不能满分。
和广城相比,Y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来参加比赛的学校也基本都是各个大市里的重点高中。
因此,广城的选手刚一来到比赛场地,就受到了其他学校的选手明里暗里的议论和排挤。
尤其是谢知韫。大部分人对他都抱着羡慕,外加浓浓的嫉妒之情。这些人不明白小镇出身的他,凭什么能够比他们优秀。
毕竟在他们看来,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往往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决定性作用。人类是群居动物,而自制力不强的人,是非常容易被身边的人同化的。
例如两个天赋相当的人,一个呆在差生云集的学校,另一个人就读的学校全部都是尖子生,那么他们所处环境的竞争力就完全不同。
其中,后者基本处于“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状态。这种情况,在社会心理学上来说,被称为鲶鱼效应。
但是,他们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时候是大于一切外在因素的。
真正的天才,不论是处于什么环境,都无法改变他的本质。而虚假的天才,则会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并掩饰成是天赋导致的结果。
那些选手面对学习环境远不如他们,却同样有资格来参加比赛的人,除了少部分只专注自身的,其他人基本都会抱着一种不甘心的想法。
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拉到了和这些乡下人一样的水准,这是一种格外丢脸的事情。
但是谢知韫的优秀,他们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这些人的矛头就转向了广城的其他参赛选手。
被他们选中的幸运儿,便是女主。
在比赛的时候,有人举报她考试作弊。与此同时,监考老师也在乔文茵的身上搜到了电子发信器。
剧情中,可怜的女主连考试都没有完成,就被监考员带走了。
随后,乔文茵便独自呆在一个房间里,等待考试结束后组委会的进一步调查。
有心人都能猜到,这绝对是一场明目张胆的诬陷。
可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监考员像是默认乔文茵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似的,离开前对她投来一个同情的眼神。
考试结束后,便是长达一个小时的现场阅卷。在此期间,女主一直处于一种被他人冤枉,却无法自证清白的煎熬状态。
准备了那么久的比赛,因为这一场飞来横祸,导致她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成绩,反而还要在人生的履历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污点。
这让本就身体状况不好的乔文茵,精神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地步。
比赛结果出来后,毫无疑问,谢知韫拿到了唯一的金奖。在颁奖的时候,他主动站出来,告诉主办方,他目睹了有人将发信器贴到乔文茵衣领里的全过程。
作为“物理杯”的金奖选手,谢知韫的话自然会得到主办方的重视。
他们特意去找了那个角落里的监控,果然发现了谢知韫口中的人,在比赛前像是和谁在打电话的样子,表情鬼鬼祟祟的。
没有多作犹豫,他们宣布了乔文茵的清白,并给了她重新考试的机会。
由于女主仍然呆在封闭的房间内,身边没有任何电子设备,门外也有人看管,她一直无法接收到外界的讯息。
得到自己可以继续完成试卷的通知时,乔文茵是有点不敢置信的,像是从悬崖底部,突然被人用绳索拉了上去。
考试结束后,经过成绩测定,乔文茵拿了银奖。在知道是谢知韫出面,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后,她对男二的观感一下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那个时候的乔文茵,在极度焦虑后又猛地转危为安的心理状态下,对谢知韫萌生了巨大的感激之情,其中隐隐还有被救赎的意味。
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谢知韫既然在考试之前就看见有人往她的身上贴了电子发信器,为什么那个时候不说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