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颜色从深蓝变到浅蓝,火车已经驶进a市,窗外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和纵横交错的高架桥。
晨光熹微中,玻璃反射出万道金光,整座城市仿佛由钢铁与玻璃构筑的森林,冰冷却壮丽。
奚午已经醒过来了,抬眼就看见苏格温柔看着她的目光。
“醒了?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什么?”
奚午摇了摇头。
她不敢回看苏格的眼睛。
她把脸贴在车窗上,a市的夏天,还是有些寒意,呼吸在玻璃上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很快,火车缓缓驶入站台,苏格带着奚午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车站内部宽敞明亮,大理石地面光得可鉴人,人们行色匆匆,高跟鞋与皮鞋敲击地面,演奏出现代大都市特有的节奏。
这是a市,人人向往的a市,奚午也向往这里,幻想着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在这座大城市里穿梭……
苏格拉着她去地铁站。
上一次来a市时,由于母亲生病不方便,她们坐的是出租车。奚午还没坐过a市的地铁呢。
奚午还记得那一次来到A市的时候,还是在前四个月,那时候母亲病重转到a市的医院治疗。
那天午后的阳光洒在熙攘的街道上,母亲办理好手续住进医院后,奚午和姑姑走到a市人民医院的大门附近。
连续几日的检查和治疗让母亲脸上带着倦容,但精神却比在家乡时好了许多。
她说她想喝点小米粥,很久没有喝过小米粥了。
医院门口旁有一条小吃街,姑姑说那里应该有,带着奚午去那里逛了逛。
在一家早餐店买了小米粥后,她们准备回医院。
“奚午,你看那边。”姑姑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医院侧门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眼中闪着惊喜的光,“那不是咱们老家的烧饼吗?”
奚午顺着姑姑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推车,上面有个标牌,写着老家的名字。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熟练地揉面、擀饼,然后将饼坯贴在一个巨大的吊炉内壁上烘烤。
那熟悉的制作方式,瞬间将奚午带回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好久没见过烤烧饼了。”奚午轻声问道,心中有点惊喜,在老家,奚午也很久没见过有烤烧饼的小摊了,惊喜的是在偌大的a市竟能遇见家乡的味道。
姑姑点点头:“没想到在这么大的城市里,还能看到家乡的东西。我们去看看,买点尝尝,好久没吃烧饼了。”
奚午走到摊位前,老人抬头看了他们一眼,笑着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问:“要几个?刚出炉的最香。”
“两个。”奚午说着,忽然想起什么,扭头去问姑姑,“我妈能吃这个吗?”
“她……”姑姑犹豫了一下,想起了医生说的话,“医生说吃不了,只能吃流食,等她出院好了再来尝尝。”
“那好,”奚午转头对老人说,“就拿两个吧。”
等待的过程中,奚午姑姑和老人聊了起来。原来老人是同乡,儿子生病了,在这边治疗了好多年,来这边太久,在老家的工作都没了,只好在这边支个小摊卖点以前会的手艺,没想到挺受欢迎的,赚了不少给儿子治病的钱。
饼出炉时,金黄酥脆,散发着熟悉的面香和芝麻香。奚午小心地接过纸袋,感受到透过纸袋传来的温暖。她递给姑姑一个,奚午姑姑接过,轻轻吹了吹,小心地咬了一口。
“就是这个味道,”奚午姑姑说,“和咱们家门口那家一模一样。不过那个老人前几年走了,再也没吃过了。”
奚午也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柔软的内里,确实是记忆中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