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奶奶一向养生,她把包子掰开,打算吃一半。谁料掰开后满满的馅料几乎快要溢出来,她赶紧咬了一口,入口的瞬间愣住了,递一半包子的手也迅速收了回去。
江皖心里暗笑,转头看旁边爷爷,他已经开始吃第二个了。她把全麦馒头拿出来分给二人,准备让他们尝一尝给点意见,看看目前的手艺能不能卖出去。
在他们开始吃全麦馒头时江皖期待的问道:“味道怎么样?”
江爷爷赞不绝口:“很不错啊,你这个馅调的好,尤其这个三鲜的,我好多年没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了。”
江奶奶认真品尝了全麦馒头,同样给出了高度评价,还表示像江爷爷这样的慢性病患者,应当多吃粗粮食品。
至此江皖终于放下心,开始表露目的。
“我想去摆摊卖包子。”江皖说,同时巧妙的将系统包装了一下,“最近我对厨艺有点兴趣,做了几次包子,发现味道不错!爸妈都说很好吃,我觉得肯定能卖出去。”
爷爷奶奶有点吃惊,也有点为难。吃惊是因为她的想法,在他们的观念里,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是最恰当的;为难是因为在考虑过她摆摊后的辛苦而为难。
“这件事你已经考虑好了吗?”江爷爷重新拿起烟斗,磕了磕。“出去摆摊会很累。”
江皖的态度很坚定,“我已经想好了,这是我目前想干的事!”
江奶奶不想孙女出去摆摊,她正想出言阻止,但江爷爷看出江皖的决心,决定尊重她的决定。
他并不是对摆摊这类自由职业有偏见,只是心疼孙女才想阻拦,抽了一口烟,他摸进上衣口袋,居然掏出一张银行卡来,“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那就干,需要启动资金吗,爷爷给你赞助!”。这是他的工资卡,里面是退休工资。
江皖被爷爷的雷厉风行震住了,奶奶在一旁吐槽,怪不得是爷孙俩,说干就干。
她既惊讶又感动,赶紧把银行卡塞回爷爷兜里,哭笑不得的解释“我刚开始起步出去摆摊,只需要食材成本和储存工具,目前还没到开店的地步呢!”
“而且摆摊的成本不比开店,自己上班也有积蓄。”江皖将她脑中的想法一步一步告诉爷爷奶奶,包括需要办理的证件,去进货的渠道和后期考察的摆摊地点。
看她考虑的这么周全,江爷爷江奶奶也放下心中顾虑,这时奶奶突发奇想,提出建议,“小皖,你去摆摊就把你爷爷这个大三轮开着,现在没人用,你去摆摊用着也方便。”
骑三轮车去卖吃的?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江皖恍然大悟,之前她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考虑的并不周全,目前暂时只想到摆一个桌子,在小区门口直接售卖。因为她不是做煎饼果子、麻辣串这一类的小吃,不需要现场给顾客煎饼炸串,只需要一个保温箱就可以了。
但如果能够骑着车去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售卖范围也扩大了。这真是个好主意。她当即起身去看这辆已经停放在院子里两年的三轮车,这辆旧三轮就停在院子靠墙的地方,是五六年前爸爸买给爷爷的,是那种很普通的中小型三轮,车厢大约一米长,应该足够放保温箱了!
太好了,原来只在脑海里想象的画面落实到现实中太让人激动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步,但江皖已经迫不及待的真正开始创业了!
告别了爷爷奶奶,回到家中,她拿出一个笔记本,开始计划目前需要做的事,首先是摊位证,还需要自己的健康证等一系列证件,这些需要时间,应该提前办理,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然后就是交通工具——爷爷的退休三轮。不过她会抽时间到维修店检修一下,顺便换个电池。
其他需要的物品,例如保温箱和食材,自己家就是开饭店的,爸爸肯定知道哪里有进货渠道。
当然,最重要的一项,江皖在笔记本上重重写下两个字——食谱。
目前的食谱只有馒头和包子。馒头在馒头店里依靠薄利多销才能赚钱,而自己就家里的两口蒸锅,当然,她肯定会再买几个。但以她的规模,是赚不来钱的。但全麦馒头大概有点销路,她把普通馒头后面画了个叉,在全麦馒头后写了一个待定。
仔细考虑,只有包子才是主打产品。笔尖在豆腐粉丝包和三鲜包上打转,她皱眉思考:只有这两个素的不行,但猪肉三鲜和虾仁三鲜要是和素三鲜一起卖,是不是有点同质化呢?
她放下笔打开系统,个人积分一栏只有118分,而积分兑换的食谱里几乎没有低于800积分的食谱,以江皖目前的水平,大概做出的食物都是【良】,明天就要去上班,接下来几天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在厨房攒积分兑换食谱。
但还有另一个选择,她的目光移到抽奖的界面——自己目前的积分只能抽一次最低级别的奖,但她玩游戏是个非酋,一发入魂只存在她美好的想象里。江皖理智上知道一次能够抽到食谱并不现实,但内心强烈的冲动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