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钱?”
“可以雕人像吗?我想雕个情侣像。”
“你这是什么木材?能保存多久?”
此起彼伏的问询自身后响起,周清看向男人,只见他头也不抬,言简意赅地说:“胡杨尸体,活的不能砍伐,是珍稀植物。”
周清没忍住,噗嗤笑了一声,手背贴在唇上,盯着他看了一会儿。
她看见他虎口处的茧,再看他泛红的指尖,很难想象这样坚硬的木材是怎样雕刻出那些活灵活现的事物。
这门手艺,还真需要一定的审美。
胡杨木材结构粗糙,纹理也不均匀,大都变形或有节疤,其实并不适合用来雕刻。可它的缺点也正是它的优点,大自然赋予的纹路里藏着小巧思,稍稍加工,便能够上“艺术”两个字。
再加上颜色也好看,当个小摆件,绰绰有余。
身后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周清始终站在那儿没动,她在等他手里的成品,到底会是什么。
有过许多猜想,但都觉得不对。
过了一会儿,有人喊,“祁让?”
那人破开人群挤了进来,催促道:“走了,别雕了,这玩意儿没人愿意买,肉都烤好了,就等你了。”
“马上,你先去。”男人说。
“那……那你快点儿,别让我再来催。”
“行。”
周清将两人的对话听了个完全,原来他叫“祁让”。
来不及多想,手机开始震动,周清看了一眼,走到不远处接通。
秦桉语气焦急,“出事儿了。”
“什么?”
“我还在加班呢,突然收到一个消息。”
“什么?”周清挠了挠额头,眼睛盯向那个叫祁让的男人。
她觉得再着急的事儿都着急不过秦桉的说话方式,这孩子讲话讲不到重点。
秦桉大喘气,说:“台里新立了一部人物传记纪录片项目。目前有三个团队,都在积极调动各方资源,全力接洽潜在的拍摄对象。要是能成功邀请到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头部人物参与,将极大提升项目的价值和影响力。”
“领导很重视,这个项目很容易拿奖的!”
周清转身吐气,“不就是个项目,急什么呢。”
“怎么不急,要是你在的话……”秦桉截住了话头。
周清敏感一滞,人物传记的纪录片拍摄其实挺简单的,但要想拍得有深度有感染力却不是那么容易。
“你什么时候接到通知的?”周清问。
“十分钟前。”
这么普通的一个项目,立得却这么急,周清不得不多想。
“把三个团队的负责人发给我。”周清说。
挂了电话,她再次转身看向那个摊位,祁让手里的木雕已经完成了,端正放在桌面正中央。
来往人流携着霓虹的光不断从眼眸中掠过,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那抹浅黄色显得很特别,周清若有所思地看了片刻,这才悄然走开。
裤子上的木屑像桂花,淡淡的黄色,祁让拍了拍,抬起头来。
广阔天地,巨大人流中,他瞧见一抹白,隐隐有些熟悉。
祁让揉揉眼睛,清晰视线里什么也没有,他收拾好东西站起来,走进热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