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佳佳永远记得爸妈当时说的话。
正因为女儿迟早要嫁出去,以后都归了别人家,所以才要趁着她在家当姑娘的时候,对她好点让她过的开心点,要让儿子养老,就该对儿子严厉一些要求多一些。
自那以后,赵佳佳虽然什么都没说,却以开始暗中观察她爸妈对待她与弟弟之间的区别。
虽然赵佳佳的新衣服和零花钱比赵建国多。
可赵军和李秀兰会要求赵建国的成绩,盯着他完成作业,要求他必须考上高中,每次赵建国考试退步了,赵军和李秀兰都会去学校找赵建国的老师,在赵建国不好好学习,偷偷逃课和人出去玩的时候,拿着笤帚狠狠打赵建国。
至于赵佳佳?
赵军和李秀兰对赵佳佳的成绩却没有多少要求,赵佳佳想要上高中,他们也同意,甚至会在赵佳佳抱怨学习累的时候,让赵佳佳不用那么辛苦。
那个时候赵佳佳以为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自觉,不像是弟弟要被看着才愿意学,还暗自骄傲,如今想来,不过是父母并不在意她的成绩而已。
不仅如此,赵建国在家是不用做家务的,永远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算拖把倒在他面前,他都不会弯腰扶一下。
可是赵佳佳自小就被她妈教着做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虽然她妈嘴上会说赵建国懒和他爸一样,不如赵佳佳懂事,却从来没有要求过赵建国干活。
不过也没有要求赵佳佳去照顾赵建国,李秀兰会跟在赵军和赵建国身后为他们打理好一些。
还是赵佳佳不想她妈太累,主动接手一些家务,她妈从来没有阻止过,只会夸她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可是赵建国要洗衣服的时候,她妈会把赵建国赶走,说这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有些时候忙不过来,还会叫赵佳佳来搭把手,对赵佳佳说男人都是粗手粗脚的,不仅洗不干净,还会把衣服洗糟了。
赵家是有一辆横梁永久牌自行车的,一般都是停在煤棚里的。
赵佳佳住的家属院是六层红砖小楼,每层有三户,分东户、西户和中户,赵佳佳家是在西户的。
而家属院楼前面盖了一排煤棚,煤棚并不大数量也有限,并不是每一户都有的,不过因为赵军的关系,他们家倒是分了一间还是位置很好,正对着他们家门洞口的。
这是每家用来储存煤球的地方,煤球很脏还占地方,可是在北方不管是家里做饭还是冬天取暖都离不开这玩意。
他们这边每家每户都有囤煤球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叫了摇煤球的来,有些人是直接去煤球厂买了成品。
其实这两者价钱相差不算大,后者还更方便一些,毕竟买了后只需要等着送煤工把煤送来,他们还会把煤球在买家指定的地方整齐的码好,都不用买家动手。
最方便的是不用一次买太多,什么时候缺了就可以再买。
摇煤球虽然会便宜一点,可是更麻烦一些,需要先和摇煤球的约好时间和数量,到时候摇煤球的会拉着煤、黄土和工具来,当着买家的面把煤、黄土和水混合,搅拌后变成乌黑粘稠的煤泥,再用专门的工具煤球机,把煤泥打成煤球,湿煤球是要晒的半干才能收起来的。
赵军和李秀兰更喜欢摇煤球,他们觉得煤球厂的质量不好,放的土多不好烧,不如亲眼盯着打出来的煤球好用,而且他们家有煤棚,有地方储存煤球。
而且不管赵佳佳还是赵建国,也很喜欢看打煤球。
每年两次,到了该打煤球的时间,赵军就会和同样要打煤球的邻里商量好时间,叫了摇煤球的来,选个晴朗的早晨,大家热热闹闹的凑在一起,看着摇煤球的把煤泥和好,准备一盆水,拿着煤球机先在水里蘸一下,然后戳在煤泥上使劲摁,再拧一拧,等模具里填满煤泥后,拿着煤球机刀旁边预先打扫出来的空地上用手使劲一压,一个湿乎乎的煤球就出来了。
在赵佳佳小的时候,每当看到煤球机被提起的时候,都会屏住呼气,直到看见煤球完整的出来才会松一口气。
打好的煤球整齐地摆在街道的空地上由烈日暴晒,不用上学的孩子都会守着自家的煤球区域,免得没人看着,会有人把煤球偷走或者碰坏了。
那个时候赵佳佳、王小波和周少庭都是守煤小卫士,他们搬着小板凳坐在一起守着三家的煤,一点都不怕晒,还会叽叽喳喳在摆放整齐的湿煤球中找出最漂亮的。
就连吃饭都是家里人送下来,他们把碗放在小板凳上蹲着吃,每当有人路过的时候,他们都会吃的更香,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大了不少。
中间煤球还要翻一次面,可是这样的活,家长都不会让他们三个孩子做的,怕他们下手没轻没重伤了煤球。
每次都是家里人换了破旧的衣服撸起袖子,戴着铝厂发的已经磨损开线了的线手套挨着给煤球翻面,等到了傍晚煤球半干了就可以收起来了放到煤棚里码好存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放到铁桶里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