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担心女儿听了会骄傲不好好复习,压低声音说道:“我把咱闺女的成绩说了下,他们一听是高中生成绩还这么好,都说咱闺女稳了,到时候可以自己挑去哪里。”
赵建国故意放慢了码煤球的速度,竖着耳朵听。
李秀兰一听也高兴:“那你打听哪个厂比较轻松福利好,容易坐办公室了吗?”
赵军当即说道:“李秀兰同志,你这话问的,我可是要批评你的,咱们闺女怎么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呢?肯定哪里需要去哪里。”
李秀兰可不听,催促道:“赶紧说。”
赵军正要说,忽然看见偷偷凑过来的赵建国,他直接踢了赵建国一脚:“干什么?”
赵建国也不躲,说道:“爸,你们想让我姐去哪个厂?”
赵军觉得赵建国属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话要让他知道,怕是没多久所有人都知道了:“煤球弄完没?弄完赶紧把铁桶送下去。”
赵建国撇嘴,不情不愿地拎着铁桶往外走去。
李秀兰叮嘱道:“把煤棚锁好了,前几天老李家的煤球都丢了。”
赵建国的空汽水瓶还藏在煤棚里,他肯定是要看好了:“知道了。”
赵佳佳的小屋不仅有单人床,还有书桌、两个红木箱子和一个她爸做的木书架。
木书架看起来很有些简陋,可是她爸做的很细心,打磨的一点刺都没有,边边角角容易磕到人的地方也都包了起来,而且这书架很结实也很实用,是她爸专门观摩了商场里家具后照着做的。
箱子里面装的都是赵佳佳的衣服,书架上和书桌的角落都摆着这些年家里给她买的书,除了书外,还有她的课本和一些折叠整齐的报纸。
这些报纸有些是赵军和李秀兰从厂里拿回来的,有些是他们家买的,赵佳佳觉得内容好的,就单独收了起来,那些感觉一般的,就和用过的挂历一样,被她妈拿去贴墙或者给她包书皮用了。
赵佳佳把书包挂在门后的白瓷挂钩上,这才坐在书桌前把卡布龙袋子里的东西拿出来,之前夹《少年文艺》里的招工考试报名表已经不见了,多出了不少卷子,她把这些卷子拿出来。
招工考试一共只考三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和思想政治,每年招工两次,她爸拿回来的正是前几次考试的卷子,因为是油墨的,有些字已经有些模糊了,却不影响使用。
赵佳佳大致翻看了一下,先把这些卷子有些折了的角或者窝了的地方给整理好,一张张分类后都铺展,拿了书压在上面,等赵佳佳都弄好了,李秀兰已经叫她出去吃饭了。
哪怕赵佳佳再小心,手指上也难免蹭到了点油墨,她去洗了手,就去厨房帮着盛饭。
李秀兰今天做的是没有肉的骨头汤,骨头上的肉都被她剔了下来,用来炒白菜了,她夹了一筷子菜给赵佳佳说道:“我明天早点出门,给你买鱼回来吃。”
赵建国用骨头汤泡饭,说道:“妈,吃红烧鱼吧。”
李秀兰瞪了赵建国一眼:“吃肉还堵不住你的嘴,红烧鱼又是油又是糖的,家里有多少钱给你造。”
赵建国一听就知道有戏:“姐和我都喜欢吃红烧鱼。”
赵军闻言说道:“就做红烧鱼。”
下半年不管是八一建军节、九月十六的厂庆,还是十一国庆节、过年,厂里、武装部、工会那边都该给他送东西了,现在都六月份,家里也不差这一顿的。
李秀兰只是习惯性地教育一下孩子,让他们知道节省,没想到被丈夫拆台了,嘟囔道:“就你会做好人,以后可别说是我娇惯孩子,把他们惯得不像样。”
赵军打仗的时候受过伤,有弹片伤到了胃,胃切了一部分只能吃软和的东西,所以赵佳佳他们吃米的时候,李秀兰都是单独给赵军下那种软和的面条,这会他吃的就是骨头汤面:“行了,少说两句。”
赵佳佳给李秀兰夹了点肉。
赵建国把肉炒白菜伴在骨头汤泡饭里,还倒了点炒白菜的汤汁,这饭虽然看起来有点像邋遢,味道却不错,只不过在赵建国忍不住吧嗒嘴的时候,被赵佳佳踩了一脚。
赵佳佳警告道:“吃就吃,你敢吧嗒嘴发出声音,就给我饿着。”
赵建国虽然吃的头都没抬,却不敢发出声音了。
一顿饭吃完,赵佳佳要一起收拾的时候,就被李秀兰赶走了,说道:“去好好复习,反正也没几天了,要不然让你爸去帮你找老师请个假?你就在家专心复习?”
赵佳佳闻言说道:“没事的,我正好不会的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李秀兰一听赶紧说道:“你可别傻啦吧唧的去问也要参加招工考试的同学,要不你去问老师,对了,或者有没有参加高考的,你去问他们。”
赵军说道:“别听你妈的,同学之间就该互相帮助。”李秀兰刚要发火,赵军又开口了,“不过你妈也是为你考虑,咱们不长害人的心眼,也别缺心眼,到时候选哪个单位,可是按照分数从高往低来的,这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