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看说道:“那我现在就回家好好复习,等下周休息了,你再来帮我补课,我肯定能让你刮目相看的。”
赵佳佳嗯了一声。
王小波把拎出来的杏、苹果、糖和瓜子那些都塞到了赵建国的手里,不等赵佳佳拒绝就跑走了。
赵建国有些狼狈地抱着东西:“姐,所以你和小波哥和好了?那我以后还能和他一起玩不?”
赵佳佳很认真地看着赵建国:“你别和他学,不管是学习还是旁的,都是为了你自己。”
王小波不是坏人,做朋友也很讲义气,可是他也有很多坏毛病,赵佳佳不想弟弟去学。
赵佳佳带着赵建国往家里走:“侯千里有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知识改变命运。”
赵建国也不喜欢学习,不过不管爸妈还是他姐都盯着他,不写完作业复习完,就不让他出门玩:“其实姐,就算学习好又能怎么样?不还是到铝厂当工人吗?反正都一样。”
赵佳佳严肃地说道:“不一样,赵建国我警告你别这样想。”
赵建国最怕家里人唠叨学习的事情:“知道了,知道了,我们快回家。”
等到了家中,赵军和李秀兰都不在家,赵建国被赵佳佳催着去写作业了。
赵佳佳先把侯千里送的书放到了小屋的书桌上,这才发现上一个手帕还没有还,她又把侯千里的手帕拿回来了一条,她看了看先放到书桌的上用来放东西的饼干盒里,就去把苹果那些都拿出来重新洗了一遍摆好,端到了赵建国的手边,还给赵建国倒了一杯水。
忙完了赵佳佳回到小屋,赵佳佳才坐下看起侯千里给的那些书。
这些书有新有旧,不过都被收拾的很干净,没有那种放久了的异味,赵佳佳打开一本旧的书,里面的字像是很久之前写的,都有些模糊了。
赵佳佳又打开了几本,发现每本的字迹都不一样,不可能是侯千里说的他爸用不上的,倒更像是侯千里专门找来的,她把书仔细放好,发现了最下面的一个本子,那本子封皮上的字迹是属于侯千里的。
见此赵佳佳赶紧把本子翻开,可是看见第一页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的时候,赵佳佳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字是侯千里用钢笔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写的有些用力,而在这八个字下面,还有一撇,倒像是侯千里名字的第一笔,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写下去。
赵佳佳有些好奇侯千里会写什么,翻开了第二页,这一看才发现,侯千里写的竟然是铝厂的一些基本资料。
侯千里的字很好看,而且可以看出他写得很认真。
“新中国百废待兴,决定开发利用河南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建设国家第二个铝工业基地。”
“1956年1月,原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组成的选厂工作组,确定在河南省原荥阳县马固镇进行建设。”
“1957年11月,周总理亲自签发河南铝业公司设计任务书,“铝城上街”横空出世。次年5月20日,河南铝业公司更名为郑州铝业公司。”
“1958年8月20日,郑州铝业公司举行开工典礼,揭开了铝都建设的序幕,祖国各地来了两万多名建设者……1961年底,氧化铝拜耳法系统、电解系统基本建成,氧化铝烧结法系统大部分设备安装完毕,矿山、碳素、机修、热力、运输等工程也大部分建成。”
“1962年,郑州铝业公司对氧化铝生产工艺和基建工程作出重大调整,形成了拜尔——烧结混联法生产新工艺,成为当时世界氧化铝生产工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我国铝工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1964年,郑州铝业公司改称五零三厂。1965年8月,混联法中的烧结法系统投产,1966年2月,拜耳法系统投产,当年生产氧化铝17。7万吨……”
“1972年6月,五零三厂改称郑州铝厂。同年,氧化铝二期扩建顺利投产,当年生产氧化铝37。8万吨,年生产普通水泥31。5万吨,石灰石40万吨,余热发电18000千瓦时,从此,中国铝工业走上了一条自主发展的振兴之路。”
这些铝厂的过往,赵佳佳根本不知道,她出生的时候,铝厂就已经在那里了,像是赵佳佳这样父母都是铝厂工人的,都被叫做铝厂子弟。
赵佳佳身边都是铝厂子弟,他们很骄傲这个称呼。
可是赵佳佳第一次知道,铝厂承载的意义。
赵佳佳翻了一页,轻声念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同年郑州铝厂氧化铝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
对于四十万吨到底有多少,赵佳佳没有具体的概念,却知道那一定是很多很多很厉害的数字。
“1978年3月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郑州铝厂的混联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等4项科研成果获奖。氧化铝、氢氧化铝分别于1980年、1982年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获得银质奖。”
赵佳佳从小就生活在这里,却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些,铝厂工人好像又有了另一层含义,这一串串数字,都是他们父母那一辈用汗水、用努力换来的,而他们这些铝厂子弟是躺在父母功劳上的获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