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唐九千岁 > 第 12 章(第1页)

第 12 章(第1页)

因着几夜没有睡好,再加上昨日一直在外不停奔波,等翌日璎璎醒来时,已经接近晌午。

她支起身子,鬓边的碎发就滑落到颊边,带着宿眠未醒的倦意。她抬手按了按眉心,梦里全是柳树巷的脚印和潘潘的兔子灯,翻来覆去总不安稳,竟一觉睡到了这时候。

璎璎踩着软底鞋刚落地,锦被从肩头滑落大半,她随手往床榻上一搭,便径直推开了雕花木门。晨光从院中的海棠树隙漏下来,在青砖上投下斑驳的影,她望见廊下正发呆的阿意,扬声问道:“现今是什么时辰了?李祈安他们,可是都来了?”

阿意连忙起身回话:“回姑娘,已近午时了。李郎君还没到,不过方家娘子一早就来了,在花厅坐着等呢,说是怕扰您歇息,没让我来叫醒您。”

“快请她到我房里来。”璎璎说着,转身往妆台走。

方静鱼很快掀帘进来,身上还带着点山野的清冽气。她穿件月白杭绸襦裙,腰间系着条橘色罗带,见璎璎正对着铜镜拨弄发丝,便笑着放下手中的小竹篮:“阿意,我来伺候你家娘子梳妆吧,你去把篮子里的橘子糖装盘送来。”

说着便接过璎璎手中的玉梳,指尖灵巧地将她散落的鬓发拢成松松的垂髻,又从自己发间取下支银质橘花簪,轻轻插在她鬓边,“这是外祖家旁银匠新打的,你瞧这花瓣上的纹路,像不像去年我们摘的蜜橘?”

璎璎对着镜子笑了:“可不是?你外祖家那棵老橘树结的果子,甜得能润到心里去。”她侧头看了眼方静鱼,“你怎么突然来了?前几日去府学,先生还说你告假了。”

“元宵跟着阿爷阿娘去了橘县看外祖,昨夜才赶回来。”方静鱼的指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一进门就听巷口王婆说潘潘的事,心里急得不行,揣了包橘子糖就来了。知道你这几日定是没睡好,本想让你多歇会儿,可坐着坐着,还是忍不住想来看看你。”她说着,绕到璎璎身前,轻轻抱了抱她,“糖是外祖家自己熬的,你最爱的酸甜口,尝尝?”

璎璎把脸往她肩头蹭了蹭,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气息,连日来的紧绷忽然松了大半:“还是你懂我。阿意,糖呢?”

阿意捧着描金漆盘进来,盘子里的橘子糖裹着透明糖纸,像一颗颗圆滚滚的小橘子。璎璎捏起一颗丢进嘴里,清甜混着微酸瞬间漫开,她眼睛一亮:“果然是你外祖家的好手艺!阿意,你也来一颗。”

方静鱼看着她腮帮子鼓鼓的样子,眼底的愁绪淡了些,顺手也拿起一颗:“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对了,”璎璎含着糖,声音含糊却清晰,“这几日发生了好多事,正想找个人说说——从食肆伙计说见了潘潘,到柳树巷的脚印,再到那个青布衫书生……”她边说边用指尖在妆台上画着,把李祈安发现的闹羊花粉末、淡紫色流苏都细细讲给方静鱼听。橘子糖在舌尖慢慢化了,甜意混着话语漫开,连那些惊心的细节,都仿佛添了点暖意。

方静鱼听得专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璎璎的发梢:“这么说,柳树巷里发现的脚印的主人,怕是就是凶手了?”

“我也觉得。”璎璎又丢了颗糖进嘴,“李祈安说今日来汇合线索,等他来了,我们再一起理理——有你在,我心里踏实多了。”

璎璎留方静鱼用过午饭,两人便在廊下坐着闲话。廊外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被风一卷,便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铺了层碎雪。方静鱼正捻起片花瓣,笑着说:“橘县的老橘树今年结得格外多,我外祖说,等秋深了让我们再去摘,到时候用新摘的橘子熬糖,比这次带的更甜。”

话音刚落,就见阿意踩着满地落英快步走来,裙角沾了几片花瓣:“姑娘,李郎君他们到了,,正在花厅候着呢。”

方静鱼先站起身,伸手替璎璎理了理裙摆上的褶皱——方才吃午饭时沾了点酱汁,被她用指尖轻轻掸去了:“走吧,正好听听他们查到了什么。说不定你念叨的香囊,已有了下落。”

到了花厅,果然见李祈安正坐在主位旁的太师椅上翻看着什么,星遥立在他身后,而窗边的梨花木椅上,还坐着位穿月白长衫的男子,正是叶郎君。他见两人进来,便起身拱手,眉宇间带着几分清润。

璎璎刚进门,便忍不住开口:“如何?可有新发现?香囊找到了吗?”

星遥先上前一步,垂手回话,声音清朗如溪:“回娘子,小的昨日依郎君吩咐,从灯会主街起,一路细查到潘府门前。路边的丛草翻了三遍,墙角的砖缝用细钎子探过,连摊贩收摊时遗落的糖纸都捡起来看过,始终没见那淡紫色香囊的影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