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要等她做出点成绩来。
赵新羽毫不在意友人的迟疑,毕竟当下,不知道自己想干嘛、该干嘛才是常态:
“不过你可以经常陪我啦。”
“好呀。”
赵新羽把雪糕的木棍准确地投进垃圾桶,像个进了三分球的运动员一样骄傲:“走吧,回家去。”
“嗯,回家。”
实际上,这座城市并没有她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但方木槿心头的阴霾还是一扫而光,她戴上头盔,坐上后座。
搭载着沉重“离职大礼包”和两个女孩同样厚重的友谊,电动车歪歪扭扭地启动。
-
赵新羽的咖啡店有个洋气的英文名——GreenGablesCoffe,绿山墙咖啡。是的,名字取自《绿山墙的安妮》,装潢也以生机勃勃的绿色和胡桃木为主基调。
启动资金大部分是赵新羽家里赞助,前期费了很大心思筹备,终归是热闹地开业了。
附近两三所大学的学生,成了咖啡店最稳定的客源。
今天店里有许多新入学的美术生,谈论着不同品牌颜料的价格和使用感受,时不时迎来附和,像清脆悦耳的群鸟欢鸣。
“我昨天淘到了大史木盒48色的分装水彩,猜猜多少钱?”
“别说了,说完我会嫉妒。”
“一千四拿下,如何?”
“我天,半块这么便宜,上课时候借我用用。”
“想得美!”
坐在吧台后面,方木槿侧耳听着,稍显落寞。
艺术学院曾经也是她的目标,最终成了她避之不及的回忆。
那段时间,同龄人在身侧跑得飞快,只余她在夹缝里不知所措。
她觉得自己性格木讷不善交际,又执拗得不肯改变,注定要在现实面前撞个头破血流。
现在,她的心态却是破罐破摔后的坦然:
既然已经头破血流,那还是先做点喜欢的事情好了。
这几天,她重新找回自己考研时期的社交账号,开始更新她的绘画作品。
像这种帮忙看店的时候,几乎每一件甜品都被她拿来当“模特”作画。
她的画工还算精巧,渐渐账号也有了几百粉丝。
可粉丝的数量没积累到能接广的地步,帖子的热度也远远没到能卖出作品的程度。
虽然她小有积蓄,但零收入、吃老本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现在,她盯着上个月的账单,思考还能削减哪些开支。
突如其来的电话铃打断了她的思绪,赵新羽语气急切:“木木,我今天晚上大概不回去了。”
方木槿站起身,看见室外风晃动着树木,天空阴云密布。
切屏看了眼天气预报,橙色大风预警赫然醒目,她说:“没事,店里我来安排就行,你注意安全,安心在那儿住一天,不要开夜车回来。”
“好吧,可惜了,本来准备晚上去你那煮火锅吃的。”
“没事,下次再一起就好。”
三言两语结束通话,方木槿连忙去厨房关窗。
咖啡店里大部分员工都是年轻女孩,方木槿稍微问了几句,就让她们提前下班。
刮风下雨又危险,客人又少,早点回去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