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拨到三个小时前。
中心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郑秋彦一页一页翻完工作汇报,平静地说:“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没必要一脸沉重。”
他们接到可靠消息:沪市的繁景Mall有法国文化中心牵线,举办了小型沙龙,邀请Clarté品牌设计师作为“法式美学代表”演讲。
这是繁景的惯用手段,先前就有例子,邀请意大利设计师参与“中意独立出版展”,自然过渡到店铺合作谈判。
相比繁景这种“非商业”的破冰模式,江寰则是在巴黎Whos时装展上直接接触设计师,多少差了点意思。
更令人灰心的是,繁景Mall有在六、七月份为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举办毕业画展的习惯,虽然只是在商场中庭预留的小位置,依旧得到了设计师的欣赏。
要知道,德维尔夫妻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属性,尤其在帮助青年艺术家这方面。
原本就因地域位置落于下乘,此刻在诚意上也稍逊一筹。
招商部经理总结:
“尽管如此,德维尔先生对我们的方案更有好感,尤其是画展成功举办后,对我们的商业计划书也有很高的评价。”
在竞争对手的优势面前,对方的客套话实在略显苍白。
郑秋彦似乎仍是笑着,但眼里却毫无笑意:“最后一项汇报内容,项目组材料改动。”
会议室里的是集团为了此次招商特意组建的项目小组。
前几天落地巴黎时得到竞争对手的消息,彼时距离商谈仍有时间,必然不会坐以待毙。
员工神色各异,把目光投向行政总助舒意。
视线中心的女人一身职业套装,仿佛刚回神:
“我们接到消息比较晚,为了不太落于下乘,只能紧急添加一些……素材。”
舒意语调高,字句清晰明确,陈述了部分云阙艺术中心的内容后,她话锋一转:
“郑总还记得我们宣传的时候用过一个ID是‘木槿’的画师吗?”
怎么可能忘,郑秋彦颔首。
“我们也添上了和她相关的部分内容,毕竟确实是我们集团在给予帮助。
“闻希,把那几页调出来。”
坐在会议桌末端女孩点了几下鼠标,包含照片的PPT页面放大地呈现在会议室屏幕上。
郑秋彦有片刻失神。
第二次见面时拍的照片。
女孩侧颜留下一抹赤红色的颜料,极艳的色调与极素的肤色对撞,展现出令人移不开目光的美。
她本人似乎并未察觉,宁静而专注。
仿佛世界上只余下她和眼前的画布,世界上只有绘画这一件事。
现在她在干什么?或许在咖啡店发呆,或许也在画画,或许脸颊上也有这样的颜料。
郑秋彦的心神被勾走,轻而易举。
舒意的陈述平淡,像水上浮沫,轻飘飘地过去,没留下什么痕迹。
“……总之,德维尔夫人对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评价我们是‘有长远眼光、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艺术发展助力’的集团商场。”
“帮助”一词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提供一个临摹空间,往大了说,支持艺术家个人创作、为艺术家提供网络合作机会……
最基础的文字游戏而已。
“她看了方木槿的画以后,说如果有机会很想和她见一面,当然,不排除客套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