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价格想租到配套设施优质的房子,基本只能去郊区找。
另外,这里虽然房子较旧,也没有物业处理琐事,但因为老住户多,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也多。
比如打扫自家门口楼道部分时,顺手把邻居门口的也扫了。
还有附近有什么打折活动,总会有人在小区群里吆喝。
再加上半径六百米内有三个派出所,里面的不少民警还就住在附近,所以安全方面基本不需要担心。
总体来说,生活在这里可能显得不怎么高大上,但在居住环境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烦恼。
辛远选择的就是在这里当包租公。
他那栋楼除了他自己住的那套外,剩余二十七套常年都至少有二十四五套处于租出去的状态。
之所以间歇性地还能剩两三套空着,主要是因为辛远特别挑租户。
但凡看起来容易惹事的、过分吵闹的、不爱干净的、脾气太差的等,辛远都会拒租。
而且坚持每月签一次续租合同。
只要某户哪个月的表现让辛远觉得不妥,辛远便会停止续约,请其搬走。
辛远表示:
“维护居住环境,人人有责。”
正因为辛远的挑剔,所以小区其他人对辛远这个包租公以及他的租户们,感观都不错。
辛远的租户们住在这里虽然觉得房东要求有点多,但不会有被排挤的感觉。
考虑到辛远为了自己的挑剔主动降低了一些房租,于是租户们对房东的事儿多也接受良好,纷纷表示:
“这也是在维护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
辛远每个月房租收入几万元。
不敢与他那些动辄几十万买一个包、几百万买一辆车的富二代朋友们比拼消费,但以辛远自己的生活偏好,已完全够花。
甚至每月还能存下大半。
其实辛远一直不太能理解高档消费。
他觉得几十万的包不如赠品购物袋轻便耐用,几百万的车不如几千块的小电驴方便穿小巷、避开拥堵。
至于几千上万一瓶的什么饮用水,还有几十上百万的什么极品海鲜,辛远吃着也没觉得比奶茶、烤串更有滋味。
是的,那些昂贵的东西辛远都亲身用过、吃过,然后才给出了他自己的主观评价。
评价结果就是,辛远感觉自己果然已经被富二代圈子除名了。
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还有那么一些富二代喜欢找辛远玩。
他们知道辛远不喜欢那些奢华派对、高端品鉴,所以都是在想要去路边摊、农家乐什么的时才找上辛远。
只有当辛远对玩耍项目感兴趣,且感觉邀请他的人顺眼时,辛远才会答应赴约。
之所以辛远会对自己的富二代定位用上“除名”这个形容,是因为他曾经是真正的富二代。
不算辛远的那栋楼的话,这里的“曾经”主要是指从辛远出生到他幼儿园毕业之前。
辛远家属于“富不过三代”的一个案例。
第一代撞了大运,迅速积攒下大量财富。
第二代试图更进一步,但做啥赔啥。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辛远这一代,在赚钱方面并无起死回生之能,自记事起就只看着家里越过越差、越过越差、越过越差……
好吧,可能辛远家都不够格挤入“富不过三代”群体。
因为准确地说,辛家第二代就能赔光家底了,第三代只是勉强赶上了一点“还有家底”的尾巴。
以辛远来说,但凡他再晚出生两三年,他可能都建立不起“我家阔过”的印象。
白手起家又看着自己亲生的子女迅速败光家产的第一代老爷子晚年满肚子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