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坡在赵家岗的最北边。
村里的路都是土路,本来就不大好走,再加上这段时间都是大太阳,路面被晒得梆梆硬,饶是杨永清开的慢,也差点没把颜如意颠散架。
出了村就全是庄稼地。
玉米已经有一人来高了,夏风吹过,飒飒作响。
开了有7,8分钟,左边出现一条河,河水从西向东,本来流的好好的,突然拐了个90度的弯,从西往东就变成了从南向北流。
这条河估计就是赵春枝说的,村里的娃儿经常捡瓷片打水漂的那条河。
杨永清指给颜如意看,“快到了,你看到那些帐篷了吧,从帐篷那里再往里走不远就到了。”
颜如意看到前面有好几顶绿帐篷,走的近了些,确实看到有解放军在值守。
杨永清让颜如意先下来了,自己去找地方停车,停好车,见颜如意站那儿左顾右盼,以为她在找蒋东明,就对她说,“蒋老师他们不在这里,还要往里走。”
颜如意不是在找蒋东明。
她看到绿军装,就想起在照相馆看到的那个当兵的,下意识就想看那人在不在这里。
看了一圈,没看到,应该是不在,不由松了一口气。
上次她偷看人家,还被人家给发现了,这如果见了面,还怪不好意思的。
杨永清领着颜如意去见蒋东明。
蒋东明他们正在吃饭,一个个手里端着个大碗,蹲在荫凉地儿,左一堆右一堆儿。
为了赶进程,他们是分批吃饭,吃饭就跟打仗似的,端着个大碗埋头扒饭。
蒋东明一直留意着路口,远远的看见杨永清和颜如意朝着这边过来了,把手里的碗往旁边一放,站起来对古书胜说,“小颜来了。”
古书胜常年跑野外,很少在局里,还没见过颜如意,不过他对这个名字,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蒋东明一天至少要在他跟前念叨两三遍,他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能不熟吗?
他原本以为能被蒋东明夸的,肯定是跟蒋东明一样,是个戴着黑框眼镜,做事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小古板一个。
结果一看,竟然是个水灵灵的小姑娘。
古书胜只皱眉头,心说这也忒年轻了,哪来的眼力能鉴别出宋青瓷?
别是瞎猫撞了个死老鼠吧!
他就有点瞧不上眼,哼哼道,“她就是你说的小颜啊,这么年轻,她能懂什么啊,值当你大老远的把人喊过来。”
蒋东明中意颜如意,心里已经把颜如意当自己徒弟看了,下意识的维护,“她才刚毕业,就算经验不足也正常,我刚入这一行的时候,还不如她呢。”
说完招呼颜如意,“小颜你来的正好,我带你去看看现场。”
杨永清,“蒋老师,小颜还没吃饭呢。”
蒋东明犹豫了一下,“那先吃饭吧。”
古书胜虽然看不上颜如意,不过也不会让人家姑娘饿肚子,就扯着嗓门喊道,“强子,去端两碗饭过来。”
颜如意急着想知道喊她过来干什么,就对蒋东明说,“蒋老师,我这会儿还不饿,不着急吃饭。”
古书胜扒拉了一口饭,也站了起来,不客气道,“既这么着,那就先去现场,过会儿再吃。”
心里呵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一遛便知!
蒋东明推了下眼镜,很是欣慰:就是嘛,吃饭哪能有工作重要。
就领着颜如意去了考古现场,古书胜端着碗跟着一块儿过去了。
杨永清还是第一次来考古现场,也不急着吃饭了,跟着一块儿过去瞧稀罕,想看看堪比国宝的古窑瓷到底长什么样。
走了大概有两百多米,先看到一顶硕大的军绿色帐篷,帐篷下面,就是古瓷窑遗址了,几个考古队员正拿着小刷子,一点一点的清理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