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唐之九千岁 > 第 3 章(第1页)

第 3 章(第1页)

杜二郎见两人都看呆了,脸上的得意藏不住,指尖捏着灯杆轻轻一转。宫灯便在烛火旁缓缓转起来,琉璃面上的美人影子跟着在青石板上流动,连带着璎璎和潘潘鬓边的碎发都沾了层金箔似的光。

他这才笑着开口,声音里带着点自卖自夸的机灵:“二位娘子瞧瞧——这灯里的美人再俏,也不过是画在琉璃上的;哪比得上二位活生生立在这儿?方才我就想说,您二位的模样,比这灯里的美人还要俊三分。”

他又转了转宫灯,琥珀色的琉璃把光投在两人衣襟上,像落了片会动的霞:“您看这宝灯配美人,可不正是应了景?这样的物件,这样的风姿,二位娘子心里头,可还觉得值当?”

这话里的奉承听着却不刺耳——一来有宫灯的流光衬着,二来他眼里的赞叹半分不假,倒像是真心觉得“美人配宝灯”是桩极相称的事。潘潘被他说得耳根发红,下意识往璎璎身后躲了躲,却忍不住又从她肩头探出头,去看那转动的宫灯。

璎璎却没接他的话,指尖轻轻按了按潘潘的手背——潘潘还在盯着灯里的美人出神,被她一碰才回过神。她抬眼看向杜二郎时,眼神已恢复了先前的清明,语气平平的:“摊主不必说这些场面话。我虽不算顶聪慧,却也有自知之明——灯中美人风华绝代,我二人万万及不上。”

她目光落回转动的宫灯上,琉璃折射的光在她脸上晃了晃,她却像没察觉,只慢慢道:“但这灯确实是好物件——楠木骨架细而挺,琉璃通透无杂色,尤其这美人图,笔触精细得连眉尖的绒毛都像能看见,绝非寻常匠人能做。”

说到这儿她顿了顿,抬眼扫了杜二郎一眼,那目光不重,却带着点审视:“这样的宫灯,寻常人家别说拥有,怕是连见都难见。你一个摆摊卖灯笼的,从何得来?”

宫灯还在缓缓转,琉璃里的美人影子在青石板上流动,可气氛却忽然静了。璎璎没等他回答,忽然攥紧潘潘的衣袖,拉着她连连后退——退到离灯笼摊两步远的地方,已能看见主街攒动的人影。她这才扬声问,声音里带了点不易察觉的戒备:“还有灯中这些美人,神态气度绝非市井可见,倒像是画的宫廷女子。你莫不是做了什么盗窃抢劫的勾当,偷了人家的宝贝在此销赃?”

这话一出,连远处传来的喧闹都像被截了截。杜二郎脸上的得意瞬间僵住,手里的灯杆没捏稳,宫灯晃了晃,琉璃面磕在木案上,发出“叮”的轻响。他忙把灯扶住,脸涨得通红,急慌慌地摆手:“娘子这可冤枉人了!小的就是个卖灯笼的,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做那犯法的事啊!”

璎璎却没放松,脚还稳稳地站在离他两步远的地方,目光像落在琉璃上的烛火,亮而锐:“那你倒说说,这灯到底是哪来的?”

杜二郎听见这话,脸“唰”地白了,手里的宫灯差点没攥住,“咚”地磕在木案上。他慌忙把灯往案角推了推,双手连摆,急得声音都发颤,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娘子!娘子快莫说这话!这要是被巡街的听见,小的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啊!”

他往前凑了半步,又想起什么似的缩回去,腰弯得更低了,声音压得像蚊子哼,却带着哭腔:“真不是偷的!万万不敢做那伤天害理的事!求二位娘子高抬贵手,容小的说句实情!”

青石板上的宫灯还在转,琉璃里的美人影子晃得人眼晕,可他额角的汗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粗布褂子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方才那点得意早没了影,只剩被吓坏的慌张,连攥着衣角的手指都在抖。

璎璎依旧站在离摊子两步远的地方,手还护在潘潘肩头,眼神里的警惕半点没松——像只护着同伴的小兽,耳朵尖都竖着。

潘潘被方才的话吓得指尖发凉,频频往主街的方向瞟,那里人影攒动,分明是能呼救的地方,可目光转了半圈,又忍不住往木案上瞟——那盏宫灯还在轻轻转,琉璃里的美人影落在青石板上,像淌着一汪会动的光。她攥着璎璎衣袖的手指紧了紧,既怕真遇上坏人,又舍不得那抹流光,眼里的慌张里裹着点没说出口的可惜。

璎璎把她的小动作看在眼里,眉头微蹙,却没再催她走。她抬眼看向杜二郎,声音依旧清清明明:“你就在那儿站着,莫要过来。有什么话远远说清楚。”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那盏宫灯,又落回杜二郎脸上:“若是说得合情合理,这灯我们自然会买;若是有半分含糊,或是听着不像真话,我们转身就走,你也莫要跟上来纠缠——否则主街人多,真闹起来,后果是什么,你该比我们清楚。”

话里带着软中带硬的分寸:既给了杜二郎解释的机会,又划清了界限;既照顾到潘潘对宫灯的喜爱,又没放松警惕。潘潘在她身后悄悄松了口气,却还是没敢往前挪,只把视线牢牢锁在那转动的宫灯上——但愿这摊主说的是实话吧。

杜二郎见她仍攥着同伴的手不肯上前,脸上的慌张慢慢褪成无奈,苦笑着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声音放得又轻又缓,生怕惊着她们:“小的也知道,自己这摆摊的身份,说有这样的宝贝,换了谁都要犯疑——实不相瞒,小的长到二十岁,除了画里的、灯上的,连大户人家的丫鬟都少见,哪敢说见过灯里这样的美人?”

他指了指木案上的宫灯,指尖悬在半空没敢碰,语气里添了点怅然:“这灯真不是小的偷来抢来的,是祖上留下来的。先前小的阿爷还在时,只说家里有个老物件压箱底,谁也不让动。直到上个月他走了,才在弥留时说,这灯是从前传下来的,许是前朝时留下的——还说小的祖上,约莫也做过几天大官,不然哪来这样的物件?”

说到这儿他停了停,喉结动了动,像是想起什么,忽然往地上跺了下脚,懊恼都写在脸上:“不瞒二位娘子,这灯是好看,可当不了饭吃啊!小的阿爷治病花光了积蓄,家里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这才狠了狠心,想着趁灯会人多,能寻个真心喜欢它的买主,换些银子周转——不然谁舍得把祖上的东西拿出来卖?”

青石板上的宫灯还在转,琉璃光映着他皱起的眉头,倒让这席话添了几分实在的酸楚。他又看向两人,眼里没了先前的得意,只剩点小心翼翼的期盼:“小的说的句句是实,若有半句虚言,就让小的这摊子明天就被风吹垮。”

璎璎站在原地默了默,目光在杜二郎涨红的脸和那盏宫灯间转了个圈。他说的“祖上遗物”“阿爷治病”,听着倒有几分烟火气,不像先前担心的“盗窃销赃”那般刺耳,可要说全然相信,心里总还有点没落地的轻疑。

正琢磨着,袖口忽然被轻轻拽了拽。她侧头一看,潘潘正仰着脸望她,眼里的渴望都快溢出来了——方才的慌张早被压了下去,睫毛上还沾着点灯笼的暖光,拽着她衣袖的手指轻轻晃了晃。

璎璎看着她这副模样,又瞥了眼木案上的宫灯——琉璃转着,美人影在地上淌,确实是难得的好物。她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指尖在潘潘手背上拍了拍:“你呀,方才还吓得攥紧我的手,这会儿倒又不怕了。”

话虽这么说,她已抬眼对杜二郎道:“这灯我们买了。你报个价吧——不过事先说好,若是价钱虚高,我们照样不买。”

潘潘一听,眼睛“唰”地亮了,拽着衣袖的手都松了些,忍不住往灯笼摊的方向挪了半步,又想起璎璎的叮嘱,赶紧停住脚,只把欢喜藏在眼角的笑意里。

璎璎看着她这副又想靠近又强装矜持的样子,心里那点残留的疑虑也淡了——罢了,不过是一盏灯,她这般喜欢,倒也值了。

待二人重新走在人声鼎沸的主街上,喧闹便像潮水般涌了过来——丝竹声、叫卖声、孩童的笑闹声混在一处,连空气里都飘着糖画的甜香。潘潘怀里捧着那盏琉璃宫灯,双手拢着灯杆,生怕碰着磕着,步子都放得极缓。

她低头望着怀里的灯,琉璃面在主街的灯火里泛着暖光,九位美人的影子在她衣襟上轻轻晃,连睫毛上都落了点碎金似的光。方才在巷子里的紧张早忘得干干净净,嘴角抿着笑,脚步跟着宫灯转动的节奏慢下来,像是怕走快了,惊着灯里的美人。

那宫灯原就流光溢彩,此刻被主街的灯火一衬,更是夺目——琥珀色的琉璃折射出层叠的光,金箔嵌的缠枝纹在人群里一闪一闪,连提杆上的绛色绒布都显得雅致。有提着兔子灯的孩童经过,忍不住停住脚,仰着脖子看;卖花的阿婆走过,也回头瞟了两眼,嘴里念叨着“好俊的灯”;甚至有几位结伴而行的小姐,也放慢脚步,目光在宫灯上打了个转,才笑着走开。

璎璎走在她身侧,见她这副宝贝模样,忍不住打趣:“再慢些,灯谜摊子都要收了。”潘潘却只“嗯”了一声,眼睛仍黏在琉璃面上,指尖轻轻碰了碰灯座的瑞兽雕纹,声音里带着点做梦似的软:“你看这美人的衣袂,像在动呢。”

璎璎顺着他的目光往宫灯上瞧——琉璃面转得正缓,灯里的美人依旧是先前的模样:临窗的还在拈梅,凭栏的仍在按鬓,案前的书卷也没挪过半分。烛火明明灭灭,映得她们的衣袂似有若无地晃,却哪有半分“动了”的迹象?

可她见潘潘正睁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自己,连指尖都在琉璃面上轻轻点着,眼里对着灯笼的喜爱像盛不下似的,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许是我刚才没细看,”她指尖不经意蹭过宫灯的提杆,“你看这临窗的美人,袖口的花纹在光里晃,倒真像抬手要把梅花递出来似的。”

她又指着凭栏的那位,语气里添了点笑意:“还有这个,裙角被灯影扫得动,可不就像被风吹起来了?你看得真仔细。”

潘潘听她这么说,眼睛更亮了,忙又低下头去看,嘴里不住地念叨:“是吧是吧?我就说她们像活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