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是雍正嫡次子晋江 > 3040(第38页)

3040(第38页)

“嗨,在府里呆的无聊,出来喝杯茶。”允祹道,“正好遇见弘时侄子,对了,弘时有个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八哥你肯定知道。”

“弘时,快,跟八哥说说。”

弘时先向允禩见了礼,然后犹豫道:“十二叔,不用了吧,八叔应该是才下衙,还是让八叔快回去休息吧。”

他也不傻,知道自家皇阿玛和八叔一直不对付,所以不打算跟允禩接触太多。

允禩一派温和的长辈风范:“无妨,我在衙门也是整日坐着,并不累,弘时你既有事,说来听听也无妨,希望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给你提点建议。”

“站在大街上说话像什么样子。”允祹道,“八哥,我们正要去醉秋楼,你也一起去坐坐吧,回府有什么意思。”

允禩道:“也好,醉秋楼我去过一次,还不错。”

弘时欲言又止,想要拒绝。

允祹却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拉着他就上了马车:“走走走。”

弘时最后‘不情愿’的从允禩那儿得到了一个办法。

……

“小心,小心。”

造办处的匠人在弘书的指挥下将刚刚冷却完毕的平板玻璃搬出房间,放在阳光下细细查看。

一点点看过去,弘书越来越激动,正要宣布成功的时候,一个匠人‘咦’了一声。

弘书立刻紧张地问道:“怎么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造办处的匠人们已经很习惯这位小阿哥混在他们中间,不再惶恐。

发出声音的匠人叫葛荣,此时道:“六阿哥,这里有几个小气泡。”

弘书立刻凑过去,果然在边缘角落发现几颗比米粒还小的气泡。

激动冷却了些,弘书问道:“除了这处还有其他的吗?”

其他匠人纷纷摇头。

“没有。”

“没发现。”

那也不错,弘书松了口气,虽然还是有点瑕疵,但这块已经做出来的最好的了。

写制作流程的时候弘书觉得搞平板玻璃很简单,直到上手他才知道,没有简单的事。

首先,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好玻璃,是因为缺少碳酸钠,弘书用了人工合成纯碱,但没有大型实验室器具,合成量实在太少,最后没有办法,先用了草木灰代替。

第二,温度和烧制的地方,有煤炭在把温度提上去也不难,就是烧制的地方,造办处倒是有窑,但那窑在城外,最后弘书还是打了个报告,求了好半天才让阿玛答应他偶尔可以出宫。

第三,成型,玻璃是先烧出来溶液然后再在冷却前给它固定形状,平板玻璃就需要将溶液倒在平整的钢铁上,像擀饺子皮一样给它擀平,这个过程有不少匠人都受伤了,弘书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一一给了补偿。

除了这三个大问题,中间还遇到了无数小问题,因为场地在城外,他虽然求到了出宫的许可,但也不可能天天往外跑,只能派个高卓作为代表,然后每天晚上等着高卓回来报告问题,他再熬夜想出解决办法,第二天让高卓带过去。

平板玻璃就是在高卓这一趟一趟来回跑中推进的,终于到昨天,高卓回来激动的说做出了瑕疵极小的平板玻璃,弘书立刻请假,想要亲自见证第一块无暇平板玻璃的诞生。

——当然这一块还不算无暇。

弘书手一挥:“无妨,这次气泡已经极小,我们再来一回。”

几个时辰后,一群人挤挤挨挨的围着新出炉的玻璃,就差趴在上面拿放大镜看了。

终于,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瑕疵。

“成了!”

“成了成了!”

“终于成了!”

有人喜极而泣,弘书也激动的想要落泪,没有真真实实的做过,是体会不到这种成就感的。

“走,抬上玻璃,进宫!”

养心殿,此时天色已晚,这里却还有不少大臣等候召见。前线军报,罗卜藏丹津和策妄阿拉布坦暗中媾和,这几日朝廷上下都在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做,两线开战本就耗费颇大,若让这两人联合起来打配合,对朝廷的压力着实不小。

——国库实在拨不出多少军费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