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敛眉眼:“我,只信得过我自己。”
胤禛虽满意却不赞同:“乾纲独断太过,也会导致刚愎自用,不好。”
弘书忽然有些皮痒,拉长音调道:“您知道就好~”胤禛愣了一下才反映过来臭小子是在阴阳他,果断一巴掌过去帮臭小子止痒。
父子嬉闹完毕,以胤禛布置作业结束今天的会面:“将招抚之策用奏折呈上来。”
兵员齐备、粮草齐备,岳钟琪整装待发。
有人上书请定督师之人,胤禛留中不发,下令岳钟琪立即出发。
弘书再次代上送行。
岳钟琪走后,朝堂针对鄂尔泰声浪仍旧不绝,虽都被胤禛留中不发,但鄂尔泰似压力太大难以抵抗,在因病请休几日后,更是以病请辞。
张照几次暗中令人上奏请派人督师不成后,不知在想什么,忽然上奏弹劾鄂尔泰对云贵等地改土归流之事经理不善,请治其罪,并请放弃苗疆。
老小子,自己跳出来是吧,行,记住了。
弘书在小本本记下一笔,然后给徐本使眼色。
徐本接到眼色,摸了摸袖子里的奏折,一想到自己一会儿要说什么,他的手就忍不住抖了抖。
三清大帝为证,这苗疆平抚三策可没有一个字是他写的!皇上你听完了,要生气生你儿子的气,别生我的气啊。
怎么还不说?弘书忍不住又用眼神催了一遍。
得,这父子俩谁也得罪不起。儿啊,你可害苦你爹了!
“皇上,臣有本奏。”徐本深吸一口气,“臣有苗疆平抚三策。”
折子太拗口,三策总结归纳就是:进士名额,太子联姻,编入旗籍。
果然,当你想要开一扇窗的时候,不要先开窗,而是先掀掉屋顶,这样其他人就会来按住屋顶,说咱们还是开扇窗吧。
弘书满意的看到,这三策一出,所有人顿时不争论什么放不放弃苗疆了,有志一同的开始喷徐本。
“苗人皆蛮夷之辈,大字不识,如何能给予进士名额?这样的进士,岂不令先圣蒙羞,天下笑颜!徐立人,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太子千金之躯,怎能行联姻之事?便是收为侍女,苗女臼头深目,都不能配!徐立人,你说出如此颠语,是何居心?”他满洲姑奶奶都还没能在太子后院占一个位置呢,苗女岂敢!
“八旗皆是自太祖太宗之时便立下汗马功劳,才得以入旗的,是我大清之基。苗人又有什么?如若今日只是因为平乱便将乱民编入旗籍,要令我等八旗子弟如何自处?徐大人轻轻一句话,便要动大清根基啊。”
徐本心里汗如雨下,只面上还强撑着,他当官以来,还没有被这么千夫所指过,此时面对群情激奋,他真害怕那些大人武德充沛上来跟他过两招,他可是货真价实的读书人啊!
儿啊,为了你的前程,你爹我可是豁出去了。
没资格上朝的徐以烜在詹事府打了好几个喷嚏,一头雾水:“大早上的谁念叨我。”
视线转回朝堂。
当大家喷徐本喷的唾沫都快干了的时候,弘书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站出来:“只要能保我大清疆土,儿臣愿奉此身。”
“……”
所有人都是一口气噎在那里,快被气死的感觉。
谁管你愿不愿意献身啊!现在是苗人他不配!他不配!!苗疆三策他一个都不配!!!听懂了吗?!
弘书气定神闲。
嘿,气吧,破防吧。
太子不能喷,大臣们从嘴里挤出几口唾沫,继续喷徐本。
最终还是胤禛被吵的受不了,结束了这场闹剧,让所有人想说什么回去写折子去。
在反对徐本的折子快堆成山的时候,岳钟琪从贵州传来了好消息,他从四川、广东等六省调兵两万余人,兵分两路,分别从清水江上下游进攻,目前已将所有被苗人占领的城池夺回。
不太好的消息是,苗人见势不对,果断弃城回寨,由于苗人分散,黔地又多山之故,岳钟琪未能消灭、俘虏太多乱民有生力量。
目前岳钟琪已经就地整兵,打算稳扎稳打,带兵入山,一一拔寨。
消息在朝堂上公布后,胤禛道:“苗乱平息在即,对于后续安抚之策,太子,你要和诸位大人尽快商议出可行之策来。”
弘书瞄了瞄最近吵的厉害的那些人,笑眯眯的答应:“儿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