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东西主道从村子中间经过,南北两侧都是本地的老户人家的屋子,他们家就住主道北侧的村东头。
后面因为饥荒什么的陆续搬来一些人家,全都集中在村子南边后盖起来的屋子,中间也踩出一条小巷道,平常没人特地去,只有那边的住户才走。
燕九如的老丈人家就在村子中间,道南的一个院子。
他目光越过有些裂缝的木头障子,看见屋后种着几畦青菜,还都不到一拃高,大门一扇半开着,这一般就是有人在家了。
“咳咳,家里有人吗?”他清清嗓子喊了一声,再推开门进了院子。
“在家呢,谁呀?”一个走路有些蹒跚的小脚老太太应声出来看。
燕九如反应了一下,叫人:“奶,是我。”
老太太眯眯眼,乐了,“九如啊,你咋来了?快,屋里坐。”
老太太是老式人,女婿摆得高,招呼得殷勤。
燕九如把篮子递给她,“我逮了几条鱼,这条给家里吃。”
老太太当然知道野菜是遮挡,大家都这么干,她拨开上面的野菜仔细瞅了眼,“啊呀,这么大大鱼,留给茵茵下奶,家里不缺吃的。拿回去,快拿回去。”
硬往回塞。
燕九如不擅长推辞,避开去,丢下一句:“您收好,我回去了。”
脚底抹油,溜了。
老太太在后面跺脚:“这孩子,真是。”
***
回家路上,见到村头有几个下学的孩子,一边跑跳着一边打打闹闹往村里走。
其中,闹得最欢实的就是自家的小弟燕如松和小妹燕如月。
这俩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小学二年级,还有一个在公社上初中的弟弟燕如山,下学到家比较晚一些。
“大哥,大哥~”
两个小的显然也看到人了,一边叫着一边飞奔过来,书包都颠儿起来了。
“慢点。”燕九如等了一会儿,见两人近前了才往家走。
他平时话也不多,兄妹俩也习惯了,仍然是一派欢喜地靠过来,叽叽喳喳说话。
这俩孩子也穿得破烂补丁衣裳,甚至弟弟的脚上只有草鞋底子,根本没有鞋帮,就简单绑在脚脖子上;
妹妹也没好到哪儿去,营养不良的瘦小,牙齿掉了两颗,也不影响她笑得灿烂,枯黄的头发已经散开,真是。。。。。。一言难尽。
“把头发扎好。”衣衫破烂还罢了,头发还乱糟糟的呢。
“哦,”燕如月拢了拢头发,然后仰脖告状,“大哥,三哥他把我头上的皮筋拿走了,换给我根草绳,一会儿就坏了。”
这年头,买个橡皮筋也不容易,不知道老三怎么忽悠的,把皮筋给哄去了。
燕九如:。。。。。。
“那就要回来,不给就揍一顿,打不过就告诉娘。”别的办法他也没有。
他们家,这种小事儿一概归娘管。
“大哥~~~”三弟不满地拉长音。
燕九如顺手在路边折了根树条子,如松平时爱调皮捣蛋,五年级都没考上还留级了。
要他说,就是欠揍。
眼见不好,淘气小子撒腿就跑,嘴里还喊着:“小月你个告状精~”
什么橡皮筋啊,早就课间打鸟嚯嚯没了,上哪儿变出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