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箭,精准命中!
“哈!”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涌上心头。难道……这精神力还能这样用?
然而,就在他心中升起“再来一次!这次要更准!”的强烈念头,试图更“认真”地去复制刚才的成功时,异变陡生!
他的动作瞬间变得僵硬,呼吸不自觉地屏住,眼睛死死锁定了靶心,脑子里拼命计算着距离和角度……那种流畅自然的“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
精神视野里那个清晰的“点”也模糊了。
“嗖!”箭矢带着他全部的专注力射出,却与靶心擦肩而过。
“啧。”江临皱眉,不信邪地再次瞄准,更加“聚精会神”,调动所有感官去捕捉目标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完美一击。
“嗖!”结果更糟,箭矢偏得离谱。
第三箭……他手臂因为过度紧张而颤抖,开弓的动作都显得生涩。
“嗖!”毫无悬念,再次脱靶。
五个移动靶呼啸着出现,疯狂乱窜。江临深吸一口气,努力驱散失败的阴影和求胜的急切。
他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回想最初那两箭的状态——那种近乎“空灵”的、只凭本能驱动的感觉。再睁眼时,他不再追逐具体的靶标,而是让自己的感官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整个空间,去“感受”那些红色光点无序狂舞的轨迹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节奏”。
在看不到的层面,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须,轻轻附着在箭矢和弓弦之上。
一个靶标从左前方急速掠过!
江临甚至没有“决定”要射它,手臂已经如同拥有了自己的意志般抬起、开弓、撒放!
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精神感知中,那靶标的移动轨迹仿佛被拉长、放缓,清晰地指向了它与箭矢即将交汇的“点”。
“嗖!”“噗!”
第三箭,再次穿透疯狂移动的靶心!
原来如此!
江临的心头豁然开朗,如同拨云见日!刚才的失败与此刻的成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天赋,并非精密的计算和刻意的瞄准,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空间直觉与动态轨迹捕捉,这种能力被他的精神力极大地强化和引导!
这种天赋的触发,极度依赖一种精神放空、身心合一、摒弃杂念的“直觉”状态!
一旦他开始“刻意”追求结果,紧张和目的性就会瞬间扼杀掉这种玄妙的“感觉”和精神力的顺畅引导,让动作和精神都变得笨拙不堪。
接下来的时间,江临不再执着于命中率,而是有意识地练习进入并维持那种“放空”的状态,让精神力自然地与弓箭、与目标建立微妙的链接。
他射得很慢,有时会停下来,感受弓弦的微颤,调整呼吸,清空脑海中“一定要中”的杂音。状态时好时坏:
有时能连续射出两三支充满“感觉”的箭,箭无虚发;有时心念稍动,想“这箭漂亮点”,箭矢立刻歪斜脱靶;有时则完全找不到门路。
他渐渐明白,维持这种状态比进入更难。每一次成功的命中都可能成为打破平静心湖的石子。他需要不断与自己的杂念对抗,重新找回那份与弓、与空间、与精神力融为一体的奇妙“契合感”。
当移动靶测试结束,江临缓缓放下手中的长弓。手臂沉重酸痛,汗水几乎浸透了额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疲惫、领悟和一种找到自身道路的笃定。
成绩如何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触摸到了那扇门——这把古朴的木弓,这份需要用心去“感受”而非用眼去“瞄准”、需要“放空”而非“刻意”的独特天赋,以及他自身觉醒的精神力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喵~”砚离踱过来,尾巴轻轻扫过他的小腿,语气复杂,“你这射箭啊,主打一个稳定失常,但偶尔那两下子,啧,闭着眼睛都能中,你作弊啊?”
江临弯腰抱起黑猫,骨节分明的手指揉了揉猫头,脸上绽开一个疲惫却无比明亮的笑容。他低头凝视着手中的长弓,指尖温柔地抚过温润的木纹,感受着那份奇异的共鸣和精神力流淌其间的顺畅感。
“我找到了,砚离。”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尘埃落定的释然和初窥门径的兴奋,“这就是……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