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如何溺毙一只鹤图片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锋芒毕露(第2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锋芒毕露(第2页)

每当看见贾沐小心翼翼地捡起那些碎片,纪年便会不由自主地心生愧疚。他的脾气本没有这么暴躁。他写不出东西,这感觉实在是令人作呕,宛如酒后胃里翻滚俯身去呕,却发现吐出来的是树枝。枝桠划伤了喉咙,血水却只能咽回腹中。

他不想继续待在雁城了。这里的一切他早已写尽,若是再这么下去,神童的名号迟早会被他自己败光。他去问母妃。贾妃说先受封也好,最好是封到南方,离贾氏近一些,也好有个照应。

纪年写了请封的上书,却被纪汝驳回了。纪汝的意思很简单,纪年岁数太小,还要在雁城多留些时日。而且皇上实在喜欢四皇子的诗歌。

纪年盯着贾沐收拾他失态后的一片狼藉,心说这是因为父皇你并无什么文采,根本看不出好坏罢了。

烦扰他的还有抽条拔高的身体。骨骼间绵延着疼痛,像潮湿泥士里的蚯蚓蠕动。纪年意识到这就是母妃曾说的痛意,在无数个静寂的夜晚惹得他无眠。

不过他的痛楚再不是因为纪辰,毕竟遗忘已作不了让他五脏六腑泛酸意的罪名了。他在长大,纪辰的脸在他的记忆里日益模糊,到最后只剩下了那双颜色诡异的眼睛。

照例,每年春节年宴,分封于各地的皇子王孙都要回京述职,可纪辰一年又一年销声匿迹。没人在意也没人谴责,好像他早死了一般,也只有郕师的税粮才能证明定远王还喘着气。甚至沈莺和纪然也对他失去了兴趣,似乎这人的人生已成定局,将毫无转圜地烂在云江河底的淤泥里。

碎河,北坞,边境。纪年想。一定是个作诗的好地方。

躯体和文字的痛苦使他日益萎靡,贾妃极其担忧,劝他得过且过些也好。近年宫中安稳宫外平静,不需要他苛求自己。

纪年不以为然,生来愿做太阳的人无法忍受片刻黯淡。不只如此,太子见他锐气已过便疏远了他,他可说不准沈莺是否会记当年的仇。

改变这一切的是定宁帝的一纸诏书。

定宁帝下令在雁城西郊造一神庙,用以祭祀百花娘娘。纪年未曾给楼阁庙宇写过赋,遂自请监督神庙的建造令。

工程从秋天开始。西郊荒芜,选址处连着一条小路,道旁有花树,秋风一吹满是落叶。纪年很难想象这里究竟怎样才能长出一座神庙。

挖掘出的坑洞里筑起庙字的根基,木质的骨架龙骨般盘旋向上,榫卯是它的关节,红漆是它的彩妆。随后是内里那座神像,工匠们在脚手架上挪动,一刀一刀描绘女神的眉眼。刻完后再镀上一层金子,着实耀眼。女神貌若莲花,半睁双眼俯视脚下的众生。

纪年是神像竣工后的第一个祭拜者。他认真地跪在女神面前,上香,叩首。

他不喜欢那层金子,虽是皇上让镀的。他想百花娘娘不是爱好引人注目的神,她应该更喜欢山林和树下野花的清香。

很久很久的之后,这座在他目睹下拔地而起的百花娘娘庙在安元帝纪然的一手推动下废弃,成了掩埋在□□深处的一堆木头,无人在意其繁盛或腐朽,就像史书里不会写到他的幸福与苦痛。

直到康武年间两个身负重伤的不速之客闯了进去,荒芜的神庙救了他们的性命。也正是他们让他的故事得以重见天日。

巧合还是荒谬,或许只有百花娘娘才清楚这其中的玄妙,总之由不得世间的凡人评说。

他抬头看向百花娘娘,神对他笑。

当夜纪年做了一个梦,梦中他于□□见一女子,女子身披锦绣罗裳,邀他赴宫阙一游。那幻国中云雾缭绕,百花齐放而无相争之意,只是各开各的惊春。他推窗而望,见星河涌动。随后他惊起,忽觉泣下沾襟,遂伏案而作,名曰《百花赋》。

问神归路,吾心千丝万缕,春藤枯焉;恰见百色,忆汝捻花赧笑,早已动弦。

他的这段经历被后世的文人墨客传了无数个版本,人们艳羡他的天资又渴望得以神祇的垂怜。这些口口流传的故事最终落入同一个结果——纪年才高八斗,名垂千古。

这之后的事那些文人并不在乎,毕竟史书里这段在写定宁帝第四子昶王纪年偶得佳作,下一段便写的是天妒英才,纪年以身殉国。

定宁帝携后妃与诸子来此已是春天。纪汝极为满意,问皇子们可否吟诗作赋。见兄弟几人皆沉默,纪年从贾沐手中接过早已雕琢精细的诗稿,读出他此生最得意的诗文。

沈莺的脸色难看到一个极点,纪年并不在意。可纪然的神情也不明朗,纪年想不明白,他得势不就是太子得势么,总不会因为他们疏远了一段时候,太子便自认为他与沈莺交好了。

纪汝龙颜大悦,当即决定封他为亲王,并特许留在雁城侍奉。纪汝问他有何喜欢的字作封号,纪年说昶。

总有人要做最扎眼的太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