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一瓯茶怎么读 > 决赛(第4页)

决赛(第4页)

面容清润的男人说道:“我的茶叶作品更想体现的是对古法技艺的追寻和复刻。我曾翻遍《茶谱》、《茶经》等古籍,发现其中记载的很多茶叶制作工艺到了现在都已经失传。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松柴慢焙”的复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良,这一次的成品就运用了“松柴慢焙”的方式进行茶叶烘焙。”

到了楚韫这里,年轻人身姿挺拔如青竹,神情沉静:“我作品的最大启发来源于云栖竹露。”

除了几位不明内情的外国选手,在场所有人都露出有些微妙的表情。毕竟后期的云栖竹露曾引起过相当大的争议,在这种场合毫不避讳地公然提起,怎么说似乎都有些欠考量。

楚韫接着说道:“云栖竹露以明前雀舌和甜笋竹为原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冲泡后竹香萦绕不散。我曾从头到尾观察过云栖竹露的制作方法,在我看来,云栖竹露成也竹香,败也竹香。”

三位评委都有些感兴趣。

“喝过云栖竹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款茶用竹香奠定基调,辅以明前雀舌的草木涩口,入口就是鲜明的竹香冲击味蕾,明前雀舌的醇厚感只在回甘时才浮现出来。这固然是云栖竹露的鲜明特色,但在我看来,一切的茶叶成品都应以茶叶为本位,在这一基础上,我更加关注的其实是茶叶基础制作过程中的工艺。”

“我在发酵这一步上进行了改变,通过冷热温度交替进行环境调控,引导茶叶细胞逐渐形成应激代谢,从而实现竹材活性成分与茶叶细胞的物质交换。这样的做法最大程度上凸显了黄山毛峰的鲜爽本味,竹香则被弱化,锁进黄山毛峰的清甜中,更多是在后期回甘中散开。换句话说,我的作品与云栖竹露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云栖竹露是以竹香成就茶香,我的作品是以茶香成就竹香。”

……

直播间里关于谁能夺冠的争吵在这时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虽然我是圈外人,但听到现在,感觉每位选手都阐释出了自己对于“溯洄”这个主题的独到理解,真的是各有千秋。】

【有这样一群年轻的茶叶制作者,这个行业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最后一位选手也介绍完了,好期待评委们的点评和打分,啊啊啊我也想去现场尝尝他们的茶叶。】

【点了,光是听介绍感觉就很好喝T-T。】

【我去,我去,刚才给评委镜头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点像,中间那个是不是翁云澜啊?!!】

【是的姐妹,你没看错,我刚才已经冷静过了,你GLGA已经牛逼到在决赛把翁云澜请来当评委了。】

【OMG那可是给领导人做茶叶的大师啊,我来看个直播也是见到大世面了。】

一位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的老人站了起来,这位是真正的泰斗级人物,德高望重、门徒无数,虽然近年来越来越深居简出,但一点都不影响他在整个茶界无可撼动的地位。

翁云澜带着笑意的眼缓缓看过每位选手,中气十足的嗓音响起:“在进行选手的单人点评之前,请允许我这个老头啰嗦点废话。”

“这一届GLGA决赛的主题是‘溯洄’,我在各位的作品中看到了大家对于这一主题的不同理解,我们手中的茶叶,可以是对童年记忆的追寻,也可以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可以是让传统技艺重现世间,也可以是深思熟虑后的大胆反叛。不论如何,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合格的茶叶制作者应有的品质——扎实的基本功、孜孜不倦的探索,还有对饮茶者精神世界的关怀。”

“茶叶制作的过程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与饮者完成一场关于‘接纳’的对话。在你们的茶叶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寄托在茶叶中的情感、记忆和匠心。所以无论比赛结果如何,请你们永远不忘初心,沿着这条漫漫长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吧。”

选手们纷纷鼓掌,神情动容。翁云澜微微鞠躬,坐回了座位上。

三位评委分别表达了每位选手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其实这一步就已经可以大致猜出各自分数的高低。比如点评到艾略尔特时,那位评委是这么说的:

“……入口先是龙井的脆鲜,接着舌尖泛起桂花香带来的绵甜,没有传统窨制茶的水闷感。耐泡度也同样出色,五泡后还能喝到龙井的豆香余韵和若有若无的桂花甜。唯一的不足就是过分追求完美和精细,反而少了一点茶叶本身的质朴。”

点评到泽田宽美时,评委明显也是褒扬更多:

“……红茶的发酵香和绿茶的鲜爽香步调一致,融合得浑然一体,味道平衡不突兀,不会像单喝绿茶那样‘空’,也不会像单喝红茶那样‘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随着茶汤温度的降低,红茶和绿茶的特点逐渐消失,最终只剩涩感,应该是工艺上略有欠缺。”

楚韫听着前面的点评,若有所思。他想到了自己平时做茶时遇到的问题,之前一直没找到解决办法,现在倒是有了些思路。

等到他回神的时候,宋清峦的点评基本都要结束了——

“……‘松柴慢焙’本来就特别需要找准平衡点,这里面香气浓度没有把控得很精准,焙出来的茶缺了几分的清冽感,松香也有些寡淡。”

楚韫抬眸望向评委席,下一个就是他。

“说实话,你的作品让我们感到很惊喜。”

不知道是不是他看错了,他总觉得那位评委的嘴角带着些笑意。

“刚冲泡时,先逸出的是黄山毛峰的香气,前两分钟里几乎闻不到竹香,只有茶本身的清透感在扩散,直到茶汤稍凉,凑近杯沿才会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竹青气。”

“一般在加入辅料的时候,都要削弱茶叶本身味道,但你的这款茶反而加强了黄山毛峰的特点。虽然不知道你具体用了什么方法处理黄山毛峰,但确实完美地突出了它的草木香,增强了凉润感。喝这款茶的时候,评委们一致感受到了从茶香到竹香的过渡与层次变化。咽下时,喉间先泛起茶本身的回甘,过了几秒,竹香带来的凉润感才像雨后青笋一样漫透上来。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始终没偏离茶的本味。”

那位评委压下嘴角,说道:“当然,你的作品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黄山毛峰叶片中茶多酚的处理略显欠缺,使得茶汤中段浮上些涩味,让后续的竹香回甘打了点折扣。”

至此,所有选手都已点评完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