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康裕高坐主位。
前头摆着众学子考卷。
按理说成绩排名这种事情,山长只需过目批准,让人公布成绩,最多看两眼前三名的答卷。
姜康裕现今的样子却有把学子答卷都翻一遍的势头。
每人一张桌子,夫子们埋头批改,批改过后的卷子,由侍从归整完毕,放到姜康裕的桌前。
侍从再从大厅正中的长桌上拿了卷子分发给夫子。
厅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姜康裕翻开手里卷子,没看到什么特别突出的答卷,想到前两日见的那个被诬告的学子。
“将彦博远的卷子拿来。”低声吩咐侍从。
侍从领命去翻找。
姜康裕接过小厮递来的茶盏,浅抿一口,垂目小憩。
“山长,这三张就是彦博远的答卷。”侍从找到彦博远的卷子,重新回到姜康裕身边,将卷子平铺在山长面前。
姜康裕睁眼看去,就被那一手标准的馆阁体怔住。
不抱多少期待的内心,一落一提之中,更是高看彦博远。
都说见字如见人,这手翰墨当有三鼎甲的风范。
科举取士字写得好不好也很重要。
可以说能够进士及第的人,书法必然出类拔萃,现今虽没明文规定,必须用馆阁体书写,但大家都会选择方便考官阅卷的字体。
姜康裕当即起了兴趣,认真看他的答卷。
当日彦博远谦虚,姜康裕便当真以为他成绩寻常,只不过是在县城书院中才显得出挑。
这朝翻看,姜康裕是越看越欣赏,想到彦博远为人谦逊有礼,遇到诬告也能稳住心神,才气更是拔尖。
一篇翻到头,忙不迭看去下一篇,三篇看完,抚须称赞,可造之材,可造之材啊。
呵呵笑着叫停下头批卷的夫子们,让侍从将卷子给他们轮看一遍,夸赞一番。
不愧书院第一人,心下满意,姜康裕当即说道:“这回季考红榜除却惯例学奖,再每人一套笔墨,正巧我带了本京中新出的书,做个添头奖给榜首。”
“山长慷慨,是诸位学子之福。”有人恭维。
姜康裕摆手,“当不得,都是为朝廷造才,继续忙吧。”
众人继续批改,姜康裕拿出新卷子翻看。
书院还在为季考扫尾,彦博远已经夫郎、兔子热被窝了。
赶着回家睡了个饱觉,第二日日上三竿醒来,怀里是夫郎,床头是兔子崽,可不滋润。
昨夜回来晚,陶安竹已经歇下,也就没叫起让人回去避嫌。
于是众人一道吃了个朝食。
云渝跟彦博远说看中那间带后院的铺面。
彦博远:“赶巧不如赶早,吃完饭我们一道去镇上看看,也让陶夫郎和娘小妹掌掌眼,要是看得上,今日便租下。”
陶安竹道:“我就不去了,那屋子我见过,今日份的糕点还没做,我留下做糕点。”
糕点摊子能不支,但定下的茶楼份额却是不能不做。
“那就做完糕点再一块去。”彦博远拍板,“我们四个一道做,抓紧些不碍事。”
陶安竹似乎想说些什么,云渝应下。
陶安竹眼神看过李秋月和陶安竹,这才发现众人对彦博远下厨帮忙的事一点不担心,暗自称奇,难不成这秀才郎还会厨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