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父凭子贵什么意思 > 缃帙第一1(第1页)

缃帙第一1(第1页)

延康七年五月,苦雨不止。

五更方过,蓬莱宫丹凤门城楼报晓鼓声震天而起,随后千钟百鼓嗡鸣交织,辐射市坊。雨水沿着朱栏上的螭首汹涌而下,如瀑如帘。

螭兽吐珠,天地晦冥,永乐城在泥泞中艰难苏醒。

廿一日是每月正定的朝参之日。文武百官不等天明便纷纷出门,冒雨踏泥,或骑马或乘轿,匆匆赶在刻漏尽前验明鱼符入宫面圣。

待群臣入毕,李知微姗姗来迟。

他身型不高,却背着个比他人高出一头的大背篓,压得眉目也不分明,在威严的含光门面前更显渺小,仿佛朱门金钉上的一星白漆,周身更无配饰,显然不具有朝参资格。

而门口执戟的羽林卫士竟未驱逐他,连搜查都没做,便挥手道:“又买东西去了?快进去吧,跑几步,要上课了。”

李知微把袖子里的小饼塞给他:“多谢多谢,今日他们手脚慢了些。”便背着大背篓笨拙跑动起来。

新来的卫士惊道:“他是昭文院的学生?!”

老卫士一边吃饼充饥,一边笑了。

普天之下,学院万千,能建在皇宫之中的,就只有“天下第一学”昭文院。

地理位置注定它学生稀缺,初设时仅招收年满十五的近支宗室和勋贵子弟,如今规模稍大,也不到百人,再怎么样也要远支宗室或五品以上官员子弟经考试后才可入学。

李知微符合前一条。

他是太祖皇帝第五世子孙,从辈分上来说,是今上皇弟。

不过也并不妨碍他穷。

宫中道路修得再好,连日大雨,也难免有些坑洼,李知微一路行来,下摆上难免沾染少许泥星。他还没来得及心疼,便急忙弯腰从靴中取出一寸薄纸。

鞋子并不防水,纸上墨水晕开一些,但字迹尚可辨认,签押也没有糊。

“凭此付钱一百贯。崇贤里吴。”

一张可在永乐城任何钱柜上兑换的飞钱,李知微今天起早的动力之一,儿子善思一个月的药钱,也许还可以给他换一顶新床帐,又或者……

他把薄纸塞进袖中,重新背上书篓,穿过庭院连廊,转入书斋。

他今天来晚了,书斋中零零散散已坐了不少学生。

“咚——咚——”

忽而又数声钟响。

学生们一头雾水。

“不是才进去吗,怎么就敲起了散朝钟?”

“是不是下雨的缘故,圣人不上朝?”

“圣人向来勤政,怎会因雨辍朝?唉,南城淹得厉害,我爹这几日愁得嘴角起燎泡,我见了他都绕着走。”

说话的是京兆韦氏长房幼子韦弘贞,他爹新领工部,正为内涝焦头烂额。但他今年刚满十五,对父亲的忧心体会不深,一转头看见李知微进了书斋,立刻扑上去:“十六郎!你……”

李知微停步,脸上扬起微笑:“七郎安好,怎么啦?”

韦弘贞递出一方素帕,结巴道:“你、你是不是淋雨了?”

李知微一怔,果然感到额间有雨水滑落,温热地淌过鼻梁,大概是檐下的某一滴:“多谢。”

他回到座位上,用帕子细细拭去额间潮湿,一边竖起耳朵,听学生们议论纷纷:“陛下辍朝,才不是因为下雨呢!”

昭文院的学生们不是宗亲外戚,便是宰相公卿之子,又偏生年幼,口无遮拦,将朝廷隐秘当成交际的资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