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千岁他父凭子贵 > 缃帙第一4(第3页)

缃帙第一4(第3页)

“就是真孔雀也也不上……”老板大喜过望,“好嘞,给您包好送到府上!郎君,您看,小店新到了一颗月光珠,握在手中清凉醒神,可以记诵万物,如今只需……”

小孩再次出声:“不要,舅舅没有马。”

童言无忌,马价如此低廉,没听说过哪个子弟家中无马的,这说不去不叫人笑掉大牙么?

穿白袍的大人果然不在乎,签好单以后,又嘱咐道:“这十匹绢并孔雀罗,还有后头的稻米、胡椒,送到升平坊西门内槐树巷第二间薛家。”

“避秽香,送到平康坊南曲波斯邸。”

“好嘞,郎君留步,您还有一支马球杖,要送到哪里去?”

白袍男子牵着孩子出门,并不停留,留下红袍郎君转头吩咐:“崇仁坊裴家。”

“请问是坊内哪条街哪个巷,光说裴家怕是找不……”

伙计话音未落,就被老板一掌拍到后脑勺:“夯货,崇仁坊还能有哪个裴!”

打完伙计,他又急急冲上前,弯腰道:“郎君留步,这地方咱们怕是送不过去,得您签个条子才行。”

红袍顿住身形,将将后转,拎起笔墨,在礼匣上落下大名。

老板圆睁双目:“这、这是——”

“这是我朋友,姓崔。”

四条腿的马赛过两条腿的人,李知微一行到薛家时,布匹米面已经卸下许久,大门口槐树底下,薛家长子薛如明闻言笑得花枝招展:“那我便唤一声崔郎了?”

博陵崔氏,号称华夏第一高门。

还是去昭文院读书好,随便认识个朋友都出自崔氏:“崔郎,久仰、久仰!”

面对薛如明的殷勤,裴见濯露齿一笑,露出唇下微尖:“薛郎也久仰,我常听十六郎说起你。”他握住薛如明的手,摇一摇:“我家就住旁边的昌乐坊,做些染布生意,家里要做衣裳,尽管找我。”

“啊?”

薛如明尴尬一笑。

永乐城北贵南贱。昌乐、升平二坊皆在南城,居此者至多不过小官富商,岂有什么大人物。

难道博陵崔氏也如他家般五世而斩,后人竟做起生意了?

这得落魄至何等地步!

他犹豫之际,听李知微帮腔道:“崔郎生长扬州,这两匹孔雀罗,便是崔郎托扬州朋友买的,还便宜不少。”

感情只是碰巧姓崔啊!

“那真是多谢崔郎了。”薛如明大失所望,拎起善思,一溜烟跑入堂中,“天这么热,咱别在外头站着说话了,进去吧!”

李知微与裴见濯对望一眼,兀自止不住笑了。

李知微摇头道:“你又捉弄人。”

裴见濯一踢袍子,大摇大摆入了中堂。

薛家二老在当中就坐。

李知微的岳丈薛延祚,乃关中薛氏远支,中年方入仕,现任京畿府九品录事,专司户籍核查。此职油水稀薄却风险不小,辛苦劳碌,令他未及五十便鬓染星霜;其妻窦氏因长年茹素礼佛,加之中年丧女,亦形容憔悴。

满屋暗淡,唯有他那穿绿抹红的小舅薛如明鲜艳,他今年十八岁,正在族里上学,等待着哪天鸿运当头出仕当官,不过遥遥无期。

这个家庭里还有一个成员,便是李知微的小姨薛妙持,云英未嫁,因有见濯这不速之客,便没有出来。

嫁女嫁高、娶媳娶低。薛延祚两女,长女嫁了这落魄宗室,未待出头便撒手人寰,反赔一大笔嫁妆,可谓投资失败。故而对李知微,他一向不甚热络,只维持两三分面子功夫——送礼是应该的,我女儿嫁到他家里去,还死了呢!

可今日不同。

他并没有计较李知微擅自带来下贱的朋友,辱没他士族的门楣,而是努力遏制住兴奋,平生第一次把善思抱到怀里,让自己的声音像往常那样漫不经心又充满关怀。

“十六郎,瞧你近来又清减了。善思体弱,难为你独力照拂,还时时惦记我们两个老朽,回回捎来这许多东西。其实何苦?我们老了,只盼儿女有个好归宿,吃用穿戴,那都是很不要紧的。”

李知微对岳父不爱戴也不埋怨。

像这世上大多数人那样,薛延祚适合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