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满园春色宫墙柳 > 新岁余寒(第2页)

新岁余寒(第2页)

“送出去?”老夫人失声,下意识地抗拒,“这、这如何使得!她是我唐家的血脉,嫡亲的孙女,岂能流落在外?”

无念师太嘴角牵起一丝极冷的弧度,似嘲讽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尔等欠下一条人命,未曾以命相抵,已是菩萨慈悲,网开一面了。还想奢求什么?”

老夫人犹如晴天霹雳,脸色瞬间煞白,抱着唐醒的手都有些不稳,强辩道:“师太明鉴!妇人生产,本就是九死一生,鬼门关前打转。我那媳妇……是命数如此,福薄啊!我们唐家倾尽全力,请医用药,何曾有过半分怠慢?怎就成了……欠命?”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无念师太目光如炬,直直望向老夫人眼底,“事做绝了,祸便不远。还是多为子孙后代积些阴德罢。”言罢,她不再多言,径直起身,走到门边,“吱呀”一声拉开了房门。

院中的孙妈妈见门开了,立刻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护在老夫人身侧。奶妈子也赶紧上前,接过老夫人怀中已昏昏睡去的婴儿。

老夫人心知已惹恼了师太,纵有千般不甘万般疑虑,此刻也只能强压下去,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道了句“叨扰师太清修”,便带着人匆匆离去。

回程的马车上,老夫人倚着柔软的靠枕,浑身疲惫,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意。她闭着眼,手中下意识地捻着佛珠,眉间的愁绪凝成了结。

孙妈妈觑着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老夫人,可是……师太也无良策?”

老夫人缓缓睁开眼,眸中一片沉郁,半晌才道:“回去再说。到家后,你即刻去前院,请老爷到千禧阁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唐府老太爷早逝,偌大家业早早便由嫡子唐英承袭。唐英官至永州通判,为人处世颇有些手段,但对其母唐老太太却是至孝,几乎言听计从。当年正是老太太力主,为儿子求娶了永州李府曹侍郎的嫡亲妹子。

这门亲事不仅带来了丰厚的嫁妆,更让唐英在官场上得了李家不少提携。可惜红颜薄命,大娘子李氏去年腊月产下次女后不久便撒手人寰,留下一子一女。长子唐昆,刚满三岁,幼女便是襁褓中的唐醒。

老太太奔波半日,心力交瘁。回到千禧阁,便歪在罗汉榻上闭目养神。待唐英得了消息匆匆赶来时,见母亲形容憔悴,也不敢惊扰,只轻手轻脚地在太师椅上坐了,静静等候。

老夫人似乎睡得极不安稳,眉头紧锁,呼吸急促,忽地身子一颤,猛地惊醒过来,额角沁出了冷汗。待看清坐在下首的儿子,才知是梦魇,长长吁了口气,强撑着坐直了身子。

“母亲受累了。”唐英忙起身关切道。

“无妨。”老夫人摆摆手,接过孙妈妈奉上的热茶抿了一口,定了定神,问道:“今日……可去牢里见着四姑娘了?”

唐英面色一黯,沉重地摇了摇头:“见着了……不成人形了。狱中阴寒,她又是个娇养的……怕是……就在这两日了。能找的同僚故旧,儿子都已厚着脸皮求了个遍,可眼下这情势,人人避我如蛇蝎,唯恐沾上干系,被拖下水去。”

老夫人捻着佛珠的手顿了顿,叹道:“你姨母徐家如今已自身难保,没了机会来责难咱们。逃犯之身,收容她们母女数月,已是仁至义尽。被人告发,亦是时运不济,怨不得咱们。只是可惜了四姑娘,原想着跟了你,虽是个妾室,总能过几天安生日子……唉,世事难料。”

“是儿子无用,累母亲忧心。”唐英面露愧色。

“罢了,你的难处,为娘知晓。”老夫人语气转冷,“徐家的事,徐四姑娘的事,到此为止。莫要再沾手,若再牵连唐府,便是万劫不复。”

“儿子明白。”唐英应道,随即想起什么,问道:“方才母亲去玉清观,醒姐儿的病……可有好转迹象?”

老夫人捻珠的手指猛地收紧,翡翠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微响。她沉默片刻,才缓缓道:“今日见了无念师太。她说……醒姐儿不能养在府里。”

唐英一愣:“不能养在府里?这是何道理?那昆哥儿呢?莫非昆哥儿也要送走不成?”语气中已带了几分惊怒。

侍立一旁的孙妈妈连忙上前,为唐英续上热茶,温言劝道:“老爷稍安勿躁,老太太心里也是万般不舍醒姐儿的。”

老夫人一手支额,一手缓缓捻动佛珠,目光落在虚空某处,声音带着疲惫:“师太断言,若强留府中,醒姐儿……活不过三载。英儿,你正值壮年,日后定是要续弦的,子嗣还会再有。昆哥儿是咱们唐府的嫡长子,是顶梁柱,万万不可离了根基。醒姐儿……终究是个女孩儿。送到她外祖李家去,有她舅父照拂,未必不是一条生路。况且,为娘年岁渐长,照顾昆哥儿一个已是力不从心,若再加上个病弱缠身的醒姐儿……”她未尽之言,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唐英看着母亲疲惫而坚决的面容,听着“活不过三载”之语,心中那点不舍终究被现实压了下去。他沉默良久,终是颓然道:“既然母亲已为醒姐儿打算周全,儿子……无异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