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满园春色宫墙柳 > 汴梁初至(第2页)

汴梁初至(第2页)

唐醒话音刚落,曹氏便目光微动,细细打量着她,对老太太笑道:“老太太真是会调理人!听听醒丫头这番话,句句在理,体贴周到。琬姐儿像她这般大时,还只知躲在我怀里撒娇呢!”

“莫再夸她了,再夸,这丫头尾巴真要翘到天上去了。”老太太嘴上虽这般说,神色却极为受用。

李琬听得母亲话里暗指自己不如唐醒,心中妒意暗生,偷偷白了唐醒一眼。

唐醒察觉了,却不恼,转而道:“我从永州带了些薄礼给舅父、舅母和各位姐姐。雾莲,彩云,去把箱子拿来。”

“哟,还带了礼来?那我们可要好好瞧瞧了。”曹氏笑着打趣。

唐醒面露赧然。老太太立刻护着她道:“你就别打趣她了!永州的各色土仪吃食,你们年年不知收多少,有什么可新鲜瞧的?领了她这份心便是。”

雾莲和彩云各捧着一个精巧木匣进来。唐醒打开其中一个,取出一支别致的发钗,钗头上竟是用细巧工艺固定住的压干兰花。

她走到曹氏面前:“这是我自己做的。用的还是舅母永州旧院里的兰草,一朵朵挑了品相好的,小心压干了水分,再一针一线缠固定在钗子上。手艺粗陋,望舅母别嫌弃。”

曹氏接过,凝目细看良久,又递给李玉瞧了,才感叹道:“要说这些年来,永州送来的东西不知凡几,可最得我心的,还数今日醒丫头这支钗!”

彩云紧随唐醒身旁。唐醒又从箱中取出两条淡粉色的丝质发带,递给李琳和李琬:“听闻汴梁的姐姐们现今最时兴用发带盘髻。我采了姐姐们院里月季花瓣,研成细粉,兑了花汁染就这丝带,又挑了些完整花瓣蘸了剩余汁液,拓印在上头。望姐姐们不嫌粗陋。”

李琳和李琬听了这繁复别致的制作工艺,都对手中发带生出好奇。曹氏拿过李琬那条细看,赞道:“这印花构思真是巧致!竟能想到以花瓣为印……那丛月季还是我生琳儿、琬儿那年亲手种下的。这些年我还常惦记着它们是否年年盛开。这下好了,倒让这两个丫头随身带去了。”李琳李琬闻言,越发爱不释手。

李瑜见人人有份,唯独自己双手空空,眼中不禁掠过一丝落寞与怨怼。

唐醒不动声色地走到她身边,从箱中取出两个绣工精致的香囊:“这是我用几种安神香料细细配了,再混入五谷缝制的香囊,嗅之易于安眠。原本一袋是预备送给凌姨娘的……如今,只能请瑜姐姐一并收着了。”

李瑜接过香囊,低声道:“多谢醒妹妹……还惦记着我,惦记着我小娘。”

此时彩云手中的箱子已空,她悄步退开。雾莲则捧着另一只箱子近前。唐醒刚要开启,便听廊外传来一声清朗带笑的询问:“妹妹可备了我的礼没有?”

众人望去,只见李仲一身深色绣竹纹锦袍,英姿飒爽地迈步进来。他样貌与少时并无太大变化,依旧俊朗非凡,只眉眼间多了几分经事的深邃与沉稳。他先到老太太跟前躬身行礼:“孙儿给祖母请安。”

老太太拉着他衣袖,上下打量,喜得合不拢嘴:“好好好!这么多年不见,越发出挑了!就是你这亲事……怎不见你母亲着急?”

曹氏立刻叫起屈来,拍着腿道:“母亲这可是冤煞媳妇了!亲事说了没有十家也有八家,不是他父亲看不上,便是人家不愿意。眼瞧着与他一同长大的小世子,不仅娶了亲,连孩子都怀上了,我这心里跟油煎似的,怎能不急!”

李仲最不耐母亲絮叨此事,目光一转,落在唐醒颈间,笑道:“妹妹还戴着这长命绳?”

唐醒下意识摸了摸那红绳与下坠的长命锁:“外祖母说能保平安,让一直戴着。”

“我方才进门就瞧见妹妹在分礼物,”李仲挑眉笑问,“可有我的份?”

曹氏轻嗔地瞪了儿子一眼:“哪有做哥哥的伸手向妹妹讨礼的?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

“有的,有的,都有的。”唐醒连忙道。

她打开另一个木匣,取出两支紫竹为管、做工精湛的紫毫笔,“这是用永州旧宅院里长得最好的紫竹,寻老师傅做的上好紫毫。舅父,哥哥,千万莫嫌弃。”

李玉接过,越看越喜:“丫头心思巧,用料也极考究。这紫毫,深得我心!”

李仲对掌中笔亦是爱不释手,把玩片刻,却故意蹙眉道:“东西是极好的。奈何母亲、妹妹们的礼物各具巧思,唯独我与父亲的,却是一式两份,并非独一无二啊。”

唐醒顿时羞窘得脸颊绯红,不知如何接话,心中暗怨这兄长怎如此挑剔。

老太太笑着轻拍了一下李仲的肩膊:“不准捉弄你妹妹!这些都是她花了十足心思准备的,连我这个外祖母都还没得呢。若都像你这般挑剔,我岂非要生醒丫头的气了?”

李仲眯眼悄悄观察唐醒窘迫的神色,忽而笑道:“祖母莫怪,孙儿与妹妹说笑呢!妹妹千万别当真。”他拱手讨饶,眉眼间尽是促狭。

曹氏指尖虚点儿子,笑骂:“越发没个稳重样子!竟拿妹妹寻开心。我瞧着醒丫头这些礼,个个都是极用心的,比外头银楼铺子买的强上千百倍!”

李玉也跟着夸赞,你一言我一语,堂内气氛重新热闹起来。

言笑间,曹氏留意到老太太眉宇间倦色愈浓,悄悄拽了拽李玉衣袖,递了个眼色。李玉会意,开口道:“母亲长途跋涉,又说了这许久话,定然乏了。儿子等先告退,晚膳时分再来。母亲好生歇息。”

老太太确也精力不济,便不再留人,让众人散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