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错位[hp > 四季漫记檐下岁暖(第1页)

四季漫记檐下岁暖(第1页)

第十一年·春酿

第十一年的春天,湖居的风里多了股甜酒的香气。起因是林溪翻到爷爷日记里夹的一张旧纸条,上面记着枇杷蜜酒的酿法——要等枇杷熟透了摘,去核留肉,和蜂蜜一起封进陶罐,埋在枇杷树下等足三个月。

“我们试试吧?”林溪举着纸条凑到沈砚面前,眼里亮得像盛了春光。沈砚刚给新种的铃兰浇完水,指尖还沾着水珠,接过纸条看了两秒,笑着点头:“正好今年枇杷结得多,够我们酿两罐。”

摘枇杷那天,沈砚搬来梯子,林溪站在下面接,阳光把枇杷果晒得通红,咬一口满是汁水。两人挑了最熟的果子,坐在院子里去核,“豆包”趴在旁边,偶尔能分到一小块果肉,慢悠悠地嚼着。林溪把果肉和蜂蜜按比例装进陶罐,沈砚在罐口封上油纸,再用绳子扎紧,一起埋进枇杷树下的土坑。林溪蹲在坑边,用小石子做了标记:“等夏天到了,就能喝到爷爷的蜜酒了。”

春末的时候,镇上小学的孩子们来湖居写生。孩子们围着向日葵和白玫瑰,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有个小男孩指着窗台的枇杷苗,好奇地问:“林老师,这棵小树能结枇杷吗?”林溪摸了摸他的头,指了指院角的老枇杷树:“等它长到那么高,就能结啦,到时候请你们吃。”

沈砚则在旁边煮了柠檬水,分给孩子们喝。有个小女孩偷偷拉着沈砚的衣角,小声说:“沈叔叔,你和林老师好像我绘本里的好朋友,总是一起做事。”沈砚愣了愣,笑着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递给她:“我们就是要一起,把日子过得甜甜的。”

孩子们走后,院子里还留着画纸的香气。林溪坐在石凳上,把孩子们画画的模样画进画册,沈砚则坐在他身边,翻着手机里拍的照片。风拂过白玫瑰丛,花瓣落在画册上,林溪突然说:“等蜜酒酿好了,我们请张奶奶和孩子们来尝尝吧?”沈砚点头,指尖拂过他发间的花瓣:“好,再做些南瓜饼,像去年那样。”

那天晚上,林溪在画册上补了几笔——陶罐埋在枇杷树下,旁边有个小小的石子标记,远处是孩子们的笑脸。沈砚在旁边写下:“第十一年春,埋一罐蜜酒,等一场夏天,守着身边人,盼着小欢喜。”

窗外的枇杷苗在月光下轻轻晃着,三只猫蜷在脚边打盹,林溪靠在沈砚肩上,闻着风里的花香,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等夏天来临时,陶罐里会盛着甜酒,院子里会挤满笑声,而身边的人,会一直陪着他,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甜甜的时光。

第十一年·夏酌

入夏的那天,林溪惦记着枇杷蜜酒,一早就拉着沈砚去枇杷树下挖陶罐。土坑挖开时,油纸裹着的陶罐还沾着湿泥,沈砚小心地抱出来,擦干净罐身打开——一股清甜的酒香混着枇杷的果香扑面而来,林溪凑过去闻了闻,眼睛都亮了:“比想象中还香!”

他们找了两个青瓷杯,倒出浅金色的蜜酒,抿一口满是回甘。沈砚看着林溪满足的模样,笑着把自己杯里的酒分给他半杯:“慢点喝,还有一整罐呢。”正喝着,张奶奶提着刚摘的葡萄来了,看到桌上的蜜酒,笑着说:“这酒看着就甜,你们爷爷当年酿的,我还喝过一回呢。”

林溪赶紧给张奶奶倒了杯,三人坐在木桥边的石凳上,就着葡萄喝蜜酒。溪水潺潺流过,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夕阳,张奶奶说起当年爷爷在院子里酿酒的模样,林溪听得认真,沈砚则悄悄用手机拍下这一幕——夕阳下的三人、木桥、向日葵,后来这张照片被贴在了“四季相册”里,旁边写着“夏日常”。

没过几天,林溪请了镇上小学的孩子们来湖居。沈砚提前做了南瓜饼,林溪则把蜜酒兑了温水,装在小杯子里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围着院子里的枇杷苗,听林溪讲酿酒的故事,有个孩子指着陶罐问:“林老师,明年还能酿蜜酒吗?”林溪点头,指了指沈砚:“明年我们还一起摘枇杷,到时候请你们帮忙去核呀。”

孩子们在院子里跑着玩,有的追着小猫,有的蹲在向日葵旁画画。沈砚坐在屋檐下,看着林溪和孩子们笑闹的模样,手里拿着画本,悄悄画下林溪弯腰给孩子递南瓜饼的场景。林溪回头时正好撞见,走过来凑在他耳边笑:“偷偷画我,要给我看。”

傍晚孩子们走后,院子里静下来。两人坐在壁炉旁,继续喝剩下的蜜酒。林溪翻出画册,把白天孩子们的笑脸、木桥边的聚餐都画了下来,沈砚则在旁边写下:“第十一年夏,蜜酒清甜,笑声满院,风里有果香,身边有温暖。”

窗外的月光落在向日葵上,三只猫蜷在脚边打盹。林溪靠在沈砚肩上,手里还握着半杯蜜酒,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样的夏天还会有很多,有蜜酒,有笑声,有身边的人,每一个日子都会像这杯蜜酒一样,甜得让人难忘。

第十一年·秋拾

秋风吹到湖居时,最先有了动静的是院角的老枇杷树,叶子簌簌往下落,铺在树根周围,像层浅黄的绒毯。林溪早上推开窗,看见满地落叶,突然提议:“我们把叶子收起来吧,说不定能当书签。”

沈砚找来了竹筐,两人蹲在树下捡叶子。阳光穿过稀疏的枝桠,落在林溪发间,他挑拣着形状完整的叶子,偶尔举起来对着光看:“你看这叶脉,像不像画里的树枝?”沈砚接过叶子,指尖拂过叶面的纹路,笑着点头:“比画里的还好看,回头压平了,夹在你的画册里。”

捡完叶子的那天下午,他们把枇杷叶摊在屋檐下晾干。林溪坐在小凳上,用彩笔在叶子上画小图案——有的画了向日葵,有的画了小猫,还有一片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沈砚则在旁边帮他整理,把画好的叶子小心地夹进厚重的词典里压平。“等干透了,我们给张奶奶和孩子们也送些。”林溪一边画一边说,笔尖在叶子上落下细细的线条。

秋中旬的时候,他们如约去了红叶谷。今年的红叶比去年更艳,沈砚提前在观景台旁搭了个小帐篷,傍晚时两人坐在帐篷里,看着夕阳把山谷染成橘红色。林溪靠在沈砚肩上,翻着手机里去年拍的照片,轻声说:“每年来这里,都觉得不一样。”沈砚把热好的牛奶递给他,指了指远处的溪流:“明年我们可以带个小锅,在这里煮点红薯。”

回去的路上,林溪在车里睡着了,手里还攥着一片刚捡的红叶。沈砚把红叶小心地收进口袋,又放慢了车速,生怕惊醒他。车窗外的枫叶掠过,像一团团跳动的火,映着沈砚眼底的温柔——他想把这样的秋天,都刻进和林溪的时光里。

秋末的时候,晾干的枇杷叶书签做好了。林溪把画了图案的书签分给孩子们,把印着向日葵的送给张奶奶。张奶奶拿着书签,笑着说:“你们俩的心思,比这叶子还细。”那天晚上,林溪在画册上画了满地枇杷叶和红叶谷的夕阳,沈砚在旁边写下:“第十一年秋,拾一片落叶,藏一抹红枫,日子慢慢过,温暖处处在。”

窗外的月光落在晾干的枇杷叶上,三只猫蜷在壁炉旁打盹。林溪靠在沈砚肩上,手里捏着一片画了小人的书签,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这样的秋天还会有很多,有落叶,有红枫,有身边的人,每一个日子都会像这片书签一样,被好好珍藏,岁岁不忘。

第十一年·冬叙

第一场雪落进湖居时,林溪正在屋里整理秋末的红叶。听见窗外雪粒敲玻璃的声响,他丢下手里的叶子就往窗边跑,正好看见沈砚从外面回来,肩头落着薄薄一层雪。

“下雪了!”林溪拉着沈砚的手往院子里走,指尖触到他冰凉的耳尖,又赶紧把自己的围巾往上提了提,替他挡住风。沈砚笑着把他往怀里带了带,另一只手拎着刚买的糖炒栗子:“先回屋烤栗子,等雪积厚了,再陪你堆雪人。”

屋里的壁炉烧得正暖,沈砚把栗子倒进烤盘,林溪则趴在旁边,翻着之前做的枇杷叶书签。有片书签上画着红叶谷的夕阳,林溪指尖摸着图案,突然说:“今年的雪,比去年来得早呢。”沈砚坐在他身边,替他拨了拨额前的碎发:“早也好,能多陪你在屋里待些日子。”

栗子烤好时,雪已经积了半指厚。两人坐在壁炉旁,剥着热乎乎的栗子,“豆包”蜷在林溪腿上,偶尔能分到一小块。林溪咬着栗子,看着窗外的雪落在枇杷树上,突然想起第一次来湖居的冬天:“那时候我还怕你嫌我麻烦呢。”沈砚愣了愣,随即笑出声,把剥好的栗子塞进他嘴里:“傻不傻,你从来都不是麻烦。”

雪停的那天早上,院子里白茫茫一片。两人一起堆了个雪人,这次给雪人手里放了颗烤好的栗子,还在旁边插了枝风干的向日葵。林溪蹲在雪人旁拍照,沈砚则站在后面,用手机拍下他映着雪光的侧脸——后来这张照片,被贴在了“四季相册”的新一页,旁边写着“冬雪与你”。

傍晚的时候,张奶奶送来一碗热汤。三人坐在屋里,喝着汤,聊着天,窗外的雪又开始飘。林溪看着屋里的暖光,心里满是安稳。他知道,这样的冬天还会有很多,有烤栗子,有热汤,有身边的人,每一个日子都会像这壁炉里的火一样,暖得让人难忘。

那天晚上,林溪在画册上画了雪人、壁炉和满院的雪,沈砚在旁边写下:“第十一年冬,雪落满院,暖意满心,有你,有暖汤,有岁岁无忧的时光。”林溪靠在沈砚肩上,看着画册上的画,听着窗外雪粒落在屋檐的轻响,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往后的每一个冬天,都会这样温暖,这样安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