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错位[hp > 春日画室周末(第1页)

春日画室周末(第1页)

三月初,天气渐渐回暖,林溪某天站在阳台晾衣服时,突然盯着屋顶发呆——顶楼的天台一直空着,只堆了些旧花盆,他突发奇想,拉着沈砚去天台查看:“我们把这里改成小花园吧!种点花和蔬菜,以后还能在这儿晒太阳、画画。”

沈砚看着他眼里的光,笑着点头:“好啊,不过得先清理杂物,再买些花苗和工具。”两人说干就干,周末一大早,就扛着扫帚、垃圾袋去天台。林溪负责把旧花盆里的废土倒掉,沈砚则清理散落的枯枝和灰尘,小蓝也跟着跑上来,蹲在旁边好奇地扒拉石子,偶尔还会帮倒忙——把林溪刚整理好的花盆扒歪。

“小蓝!别捣乱!”林溪哭笑不得地把花盆扶好,沈砚却趁机从身后抱住他,指尖蹭过他沾了点泥土的脸颊:“它也是想帮忙,你看它多积极。”林溪脸一红,伸手拍开他的手:“快干活,不然天黑都清理不完。”

忙了大半天,天台终于清理干净。两人坐在台阶上休息,沈砚递过一瓶温水,看着远处的树影:“明天我们去花市,你想种什么?”林溪掰着手指算:“我要种向日葵,还有小雏菊,再种点小番茄和生菜,以后吃沙拉就能摘自己种的!”

第二天去花市,林溪差点把整个花摊搬回家——除了向日葵和小雏菊,还额外买了薄荷、迷迭香,甚至连多肉都挑了好几盆。沈砚推着装满花苗的小推车,无奈又好笑:“溪溪,我们的天台就那么大,种不下这么多。”林溪吐了吐舌头,只好依依不舍地放回去几盆,嘴里还念叨:“下次再来买。”

接下来的几周,两人一有空就往天台跑。沈砚钉了木栅栏围出花园区域,林溪则负责松土、播种、浇水,朵朵知道后,也吵着要帮忙,每次来都带着小铲子,蹲在旁边帮林溪埋种子,还会偷偷跟种子说话:“小种子快长大,长出小番茄给我吃呀。”

有次林溪浇水时不小心崴了脚,沈砚立刻把他抱下楼,还不许他再去天台:“剩下的活我来干,你乖乖在家歇着,不然脚好不了。”林溪只好坐在客厅里,透过窗户看沈砚在天台忙碌的身影,心里又暖又有点愧疚——明明是自己提的主意,却让沈砚受累。

傍晚沈砚回来时,手里捧着一盆刚冒芽的向日葵幼苗,蹲在林溪面前:“你看,种子发芽了,等你脚好了,我们一起看它开花。”林溪伸手碰了碰嫩绿的芽尖,眼眶有点红:“沈砚,辛苦你了。”沈砚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跟我还客气什么?我们的花园,当然要一起弄才有意思。”

过了半个月,林溪的脚终于好了。他第一时间跑去天台,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到——向日葵长到了半腰高,小雏菊冒出了花苞,小番茄也结了小小的绿果子,薄荷和迷迭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木栅栏上还挂着沈砚买的小风铃,风一吹就发出清脆的响声。

“你什么时候弄的风铃?”林溪转身看向沈砚,眼里满是惊喜。沈砚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发顶:“上次去花市看到的,觉得挂在这里好看,就买了。”林溪靠在他怀里,看着眼前的小花园,心里满是幸福:“以后我们可以在这里吃早餐,晚上还能看星星。”

沈砚点点头,伸手摘下一片薄荷叶子,递到林溪嘴边:“尝尝,新鲜的。”林溪咬了一口,清凉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忍不住笑了。那天下午,两人坐在天台的小椅子上,晒着太阳,看着自己种的花草,小蓝趴在脚边打盹,风铃轻轻作响,时光慢得像一首温柔的诗。

四月初,林溪接到一个插画合作邀请——和一位知名插画师联名创作一组“城市烟火气”主题的插画。他有点紧张,晚上窝在沈砚怀里,小声说:“我从来没跟别人联名过,怕自己画不好,拖对方后腿。”

沈砚放下手里的书,把他抱得更紧:“别担心,你的画里有温度,这是最难得的。要不要我们先在家试试?就像之前的食材盲盒一样,我们来个‘联名插画挑战’,你画场景,我来加细节,怎么样?”

林溪眼睛一亮,立刻点头。第二天,他在画纸上画了个热闹的菜市场场景——卖菜的阿姨、挑水果的老人、打闹的小孩,线条生动却没加颜色。沈砚坐在他身边,拿起画笔,仔细观察后,在阿姨的篮子里加了串红辣椒,在老人的手里画了个皱巴巴的购物袋,还在小孩的口袋里塞了颗糖,最后用暖黄色的颜料给画面加了层柔光,瞬间让整个场景变得更有烟火气。

“哇,这样一看,好像更生动了!”林溪惊讶地看着画纸,沈砚笑着说:“你画的是‘形’,我加的是‘细节’,两个人的想法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每天都会抽时间玩这个“联名挑战”——林溪画雨天的公交站,沈砚就加一把倾斜的伞、公交窗上的雾气;林溪画深夜的便利店,沈砚就加柜台上的热包子、暖光的台灯。

有天晚上,苏念视频通话时,看到桌上的画,忍不住惊叹:“你们俩这合作也太默契了吧!这组画要是发出去,肯定火!”林溪笑着把沈砚的“细节魔法”告诉苏念,苏念忍不住调侃:“沈砚哥,你这隐藏技能也太多了吧?不仅会做饭、会修东西,还会画画!”

沈砚只是笑了笑,伸手揉了揉林溪的头发:“不是我会,是溪溪的画能给我灵感,跟他一起画,很有意思。”林溪脸一红,伸手拍了下他的胸口,却被他握住手,两人相视而笑的样子,让苏念忍不住感叹:“真羡慕你们,做什么都能这么开心。”

后来林溪和那位插画师合作时,特意把和沈砚的“联名挑战”分享给对方。对方看了后,笑着说:“你爱人很懂生活啊,这些细节加得特别好,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双人视角’,你负责捕捉场景,我负责补充生活细节,肯定能画出好作品。”

合作过程很顺利,最终的插画发布后,很快就火了。有网友评论:“这组画里有生活的温度,好像能闻到菜市场的烟火气,看到便利店的暖光。”林溪把评论拿给沈砚看,沈砚抱着他,轻声说:“你看,我就说你的画最有温度,以后不管是联名还是自己画,都要保持这份初心。”

林溪点点头,靠在沈砚怀里:“嗯,以后我还要跟你一起玩‘联名挑战’,把我们看到的生活,都画进画里。”那天晚上,两人又坐在画室里,林溪画了个天台花园的场景,沈砚则在画面里加了两个依偎的身影、一只打盹的猫,还有挂在栅栏上的小风铃。月光透过窗户洒在画纸上,把画面照得格外温暖,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满是烟火气和爱意。

五月的周末,天气不冷不热,林溪刷到一篇“城市小众打卡地”的攻略,立刻拉着沈砚制定“城市探索计划”——每周去一个小众地方,拍照片、画速写,记录城市里的隐藏美好。

第一站是老城区的一条小巷。两人早上九点就出发,骑着共享单车穿过热闹的街道,拐进小巷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青石板路两旁是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墙上爬满了爬山虎,巷口的老奶奶坐在藤椅上摇着蒲扇,手里还织着毛衣,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这里也太好看了吧!”林溪拿出速写本,坐在巷口的石阶上,开始快速勾勒眼前的场景。沈砚则站在他身边,帮他挡住偶尔路过的行人,还拿出手机,拍下林溪认真画画的样子——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睫毛长长的,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画面格外治愈。

画到一半,巷口的老奶奶笑着走过来,递过一杯凉茶:“小伙子,天热,喝点水再画。”林溪连忙道谢,接过凉茶喝了一口,清凉的味道瞬间驱散了燥热。“奶奶,这条巷子住了很久了吗?”林溪好奇地问。老奶奶点点头,坐在他身边,慢慢说起巷子的故事:“我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了,以前这条巷子里全是小孩打闹的声音,现在年轻人都搬走了,就剩我们这些老人了。”

沈砚也凑过来听,偶尔还会问几句,老奶奶越说越开心,还邀请他们去家里吃午饭。两人不好意思打扰,婉拒后,又在巷子里逛了逛,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挂在门口的旧灯笼、窗台上的盆栽、墙上的老照片,每一个都藏着岁月的痕迹。

中午,两人在巷口的小面馆吃了碗牛肉面,老板是个热情的大叔,还跟他们推荐了附近的老书店。下午,他们按照大叔的指引,找到那家藏在居民楼里的书店,书店不大,却摆满了旧书,书架上还放着读者留下的便签,写着读书心得和祝福的话。

林溪在书架上找到一本旧的画册,坐在角落的小沙发上翻看,沈砚则在旁边的书架上找了本小说,陪他一起看书。阳光透过书店的小窗户洒进来,落在书页上,偶尔能听到老板煮咖啡的声音,安静又惬意。

傍晚回家时,林溪手里抱着买的旧画册和速写本,沈砚则提着在巷口买的老奶奶做的手工饼干。“今天太开心了!”林溪坐在副驾驶座上,兴奋地跟沈砚分享:“下次我们去攻略里说的旧火车站吧,听说那里能看到老式火车,特别适合画画。”

沈砚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好,都听你的,以后每个周末,我们都去探索一个新地方,把这座城市的美好都记录下来。”林溪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不管是老巷子、旧书店,还是以后的旧火车站,只要有沈砚在身边,每一次探索都会充满惊喜和温暖。

后来,他们把每次探索的照片和速写整理成了一本相册,放在客厅的书架上。朵朵来玩时,总喜欢翻看这本相册,指着照片里的场景问:“林溪叔叔,这里好玩吗?下次能带我来吗?”林溪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下次我们带你一起去探索新地方。”

有天晚上,林溪靠在沈砚怀里,翻看这本相册,轻声说:“你看,我们已经探索了这么多地方,以后还要去更多地方,甚至去别的城市,把我们的相册填得满满的。”沈砚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声音温柔:“好,我们会一起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风景,把每一段时光都过得像今天这么开心。”

客厅里的灯光暖暖的,相册里的照片和速写映着光,小蓝窝在两人脚边打盹,空气里满是幸福的味道。原来最浪漫的不是去远方旅行,而是和爱的人一起,在熟悉的城市里探索未知的美好,把平凡的周末,过成充满回忆的时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