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殿下金安山水笔墨 > 朱门深宫1(第3页)

朱门深宫1(第3页)

我住在奉吉敏的院落中。他乃入内内侍省统理都知,统领后宫诸宦官,执掌一切宫廷内务,更是那个人最信任的人。我只要不踏出院子,便没有人来打扰。连奉吉敏本人,也很少会来打扰我。

因为那个人没有规定我何时要“好起来”,也不期待我真的做个后宫宦官。这样待我,只是向那些他压制不住的人表态:他不会让一个私生子有机会参与争夺储君之位。

我终日无所事事,毫无精神,脑中盘布着许多思绪。

我常常思索,是不是我和拂云师父一到京城,刘敬节就知道了。他是想杀我的人之一吗?如果是,直接杀掉不让我见那个人,岂不干净?还是他怕直接杀掉,那个人会借机开罪,所以顺水推舟将我送进宫,再联合其他想我死的人,向那个人施压?

说来古怪,刘敬节可能是想要我命的主谋这件事,竟然比那个人对我的残酷,更令我伤心,感到被背叛。起先我弄不明白,翻来覆去想了足足两个月,才恍然大悟——是因为赫连境。

我将他视为赫连境的人,他害我,便仿佛是赫连境害我。即便我知这样划等号未免过于迁怒,可无论如何,他要对付我都是为了赫连境。当年他不愿将我和赫连境一同带回,或许就是在盘算储君之争。

我将这件事想了太多次,太多次。一个人闷着想。一开始是疑惑,后来变成恨,接着变成失望,最后一切纠缠在一起,将我锁在一个看不见的牢笼中。

我身体也痛,心里也痛。时而愤怒发狂,时而郁郁寡欢,食不下咽,夜不能寐。身体也越来越瘦弱,面如土灰,整个人像院中叶子落尽后的枯藤蔓,似乎随时都会死去。

这令奉吉敏颇为苦恼,不得不抽出许多时间陪着我,与我说话,哄我吃饭。

有一天,他取来我的剑,自己也提了一把剑,想让我动一动,活泛起来。然而我见了那把唯一在意的财产,没有觉得好些,反倒不知怎么气血上涌,当场呕出血来。浑身麻颤,悲愤交加。此后他将那把剑收起,再也没让我看过。

冬越来越深,临近新年,便快到我十四岁生日。我在这里唯一接触的人只有奉吉敏,自然没有心情过生日。只是淡淡想起日子,别无其它情绪。不料那一日黄昏,奉吉敏下值回来,却亲自动手给我煮了一碗面条。

“你怎么知道……”

“贵妃娘娘当年回乡,一寻到你,便飞书将你种种禀报君上了。娘娘的信,是我收纳归档的。”

表姨……她是真想带我回来的。

正因为她诚心诚意,我才有机会认识赫连境,与他共度一夏。那么赫连境,应该也是真心与我做兄弟的吧?他比我还小一岁,纵然刘敬节为他要灭我口、去我势,他一个黄毛小儿,又能知道什么?

我吃了奉吉敏的面条,心中仇恨稍解。

或许是因为冬天太冷,人的身体有求活本能,我渐渐会感到饿,能规律进食了。不久后,冬去春来,我第一次走出了奉吉敏的院子。

我不识路,也不知惧怕,沿着宫墙甬道,走进一个花园。看见新春绿柳,听到黄鹂啼语,心中久违感到一丝轻快。我仰起脸,让太阳照晒自己。慢慢的,我觉得自己躯体变得温暖,皮肤变得柔软,心里有什么东西开始流动。

当奉吉敏找到我时,我告诉他,我想活下去。

我进了教习院,将同庆元六年第一批进宫的小黄门一起学习宫规和礼仪。奉吉敏亲自将我交给掌教崔芷,虽不曾多言,崔芷也知道我有些不寻常,尽管心怀警惕,却从不敢苛待我。

我在教习院的第一桩活儿,是照料刚刚经历净身手术的孩子们。一共有二十八名男童,年纪都很小,只有一名年满了十岁,唤做多宝。他恢复得最快,三天后就能跟我一起照顾其他孩子了。

那时候我才知道,净身与净身,大不相同。这些孩子被尽去其势,什么都不剩,术后连排尿方式也有所改变。手术做得也比我那时粗糙百倍,伤口潦草不堪,定是要落下丑陋伤疤的。

照料他们总使我不忍,又暗暗心虚,不由自问何德何能比他们幸运。便将奉吉敏先前给我祛疤用的药膏尽数搬来,偷偷分给他们,教他们使用。待正式开始上课时,这群孩子皆以我为首,事事跟着我,连功课也先给我看过,再呈给师父。

他们的师父,都是院中教习。唯有我的师父,是奉吉敏。因而,我仿佛只是奉吉敏暂时托管于教习院的,身份地位特殊,是十分明确、正当的事。

不必说,这自然也是那个人的恩典。

我并不以此为荣,也不因此而傲,在院中学习、当差,都十分用心尽责。崔芷观察我一阵之后,也放下对我的警惕,连发现我私下分发祛疤药膏的事,也只是略加敲打,未施惩戒。

在教习院学习三个月后,迎来了第一次考核。考官不仅有掌教,还有其他内侍官。后者并非固定指派,而是谁手下缺人谁来,于考核中挑选合心意的孩子带走。有人挑走的孩子,便真正成为一名内侍官,开始可以定品级、领俸禄了。

我自然是直接由奉吉敏带走,以内品的官阶当差,并继续学习一些专门技能。读书写字,烹茶焚香,琴棋书画,珠算格物,甚至武功,皆可选择。倒是比君子六艺所列更丰富。

师父说,因为君子不必侍奉人,自然有许多事物不用学。说这话时,他脸上挂着一丝狭促的笑,比平时端谨温和的模样多一丝真性情。

那时,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他是我在这深宫中唯一信赖的人。他亦待我如子,对我十分欣赏,事事都愿倾囊相授。

我的一应差使,也都由奉吉敏调遣。事做得很多,内侍省各项事务均有所涉,因常常专门为奉吉敏办事,还少不了出入内宫。虽品阶不高,职属内侍省,实际上却仿如已入后省,行走在各个宫殿中。

曾经,我不相信皇宫宫殿万千,比清涧山庄大百倍。如今我穿梭其中,才知道这是真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