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僵在原地,没想到招牌换了,店新了,人却还在。
顾砚倒是自然地笑了笑,上前一步:“刘叔,好记性。是我们,没想到您还记得。”
“哎呀!真是你们!”老刘一下子笑开了花,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透着股真切的欢喜,“我说看着像嘛!小伙子模样都更精神了,那股劲儿还在!快坐快坐!靠窗那位置还空着,那个位置好!”他热情地招呼着,手脚麻利地引他们到靠墙的一张方桌坐下,顺手用抹布又擦了擦桌面。
“谢谢刘叔。”顾砚点头致谢。
“谢啥!老顾客了!”老刘摆摆手,乐呵呵地说,“等着,送你们一碟咱家新腌制的小黄瓜,爽口开胃!”说完就转身去了后厨。
沈锐一脸惊奇,看看萧然又看看顾砚,再看看热情的店主,心里那点“这两人绝对有故事”的猜测瞬间坐实了十分。
他笑着打趣:“顾老师,萧老师,看来您二位是这儿的常客啊!缘分,真是缘分!”
萧然没接话,只是默默坐下。
顾砚坐在他对面,沈锐坐在侧面。
老刘很快端来一小碟油亮翠绿的酱腌黄瓜,果然爽脆诱人。
“尝尝,新配方!”他放下碟子,又拿出菜单。
顾砚没看菜单,直接开口:“擂椒皮蛋茄子,京酱肉丝少放酱,小炒黄牛肉少辣,酸菜鱼中豆芽换成豆腐。炒青菜您看着安排,再来一个紫菜鸡蛋汤。”
他报出的菜名,几乎与十年前他们常点的一模一样。说完,他看向萧然:“萧老师,你看还需要加点什么?”
萧然只觉得那熟悉的菜名和做菜要求让他心里有点堵。他转过头对着老刘,避开顾砚的视线:“……够了,谢谢刘叔。”
他甚至没有勇气像以前那样,再加一个自己喜欢的菜。
沈锐立刻笑着接话:“够了够了!顾老师点的都是硬菜!刘叔,再来三碗米饭!”
“好嘞!”老刘乐呵呵地记下,转身去安排。
凉菜碟放在桌子中央,空调无声地送着冷风,却吹不散萧然心头的烦闷。新的装饰下,旧的格局和气息仍在无声地拉扯着他的记忆。他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穿着廉价T恤、坐在顾砚对面笑得没心没肺的自己。
等菜的间隙,三人之间陷入沉默。
沈锐清了清嗓子,正准备找个话题打破尴尬,顾砚却先开口了。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萧然和沈锐倒上茶水,动作自然流畅。
“萧老师,”他看向萧然,语气听起来像是寻常的关心,“做专利代理这行,工作强度似乎很大?今天忙到这么晚。”他顿了顿,目光在萧然略显疲惫的脸上停留,“最近……休息得还好吗?”
萧然端起茶杯,谨慎地回答,保持着距离:“嗯,案子多的时候是这样,习惯了。”他刻意忽略了后半句关于休息的关心。
“身体吃得消?”顾砚又问,仿佛没察觉他的回避,“我记得你以前……胃不太好,现在……有人照顾着吗?”最后一句问得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探究。
萧然的手指在杯壁上收紧了一下。这句“有人照顾”像一把小钩子,精准地探向他最不愿袒露的领域。他声音冷硬了几分:“还好,工作性质,自己注意点就行。”
他再次避开了关键信息,既没承认也没否认“有人”。
短暂的沉默后,萧然像是终于鼓起了勇气,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顾砚。
他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底许久的问题,声音很轻:“我以为……你会留在北京。”
沈锐立刻竖起耳朵,屏住呼吸,眼睛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微表情。
来了来了!核心剧情点!
顾砚放下茶杯,他看着萧然,深邃的眼眸里情绪翻涌,复杂难辨。有追忆,有隐痛,或许还有……萧然不敢深究的东西。他没有立刻回答,似乎在斟酌着每一个字的分量。
片刻,顾砚重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缓缓开口:“北京的平台确实很好。但……”他顿了顿,目光没有离开萧然,“在A市,还有些念想没放下。”
“念想”两个字,被他念得极轻,却也极重。
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萧然死水般的心湖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