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附中篮球队,主力共有七位,分别是队长兼得分后卫刘长阳,考入一中;前锋潘明,考入一中;后卫兼军师徐浩,考入一中;控球后卫孙博,考入二中;全能玩家赵飞云,考入二中;中锋腾嘉傲,考入五中;替补高维,考入五中。
除去刘长阳,其余六人都进入了所在学校的篮球队,并凭着高超的球技成为首发队员。
通过体育游戏结交的好友,尤其是像附中篮球队这样从低谷一路打到冠军的,更是有着不容小觑的情谊。
一中对五中。
两面都有着他的好兄弟,无论孰输孰赢,都难以释怀。
“竞技比赛,总是要分个输赢。”没等李古酌说话,刘长阳先自己安慰上自己了,“可我忘不掉,我们当年一起训练、大汗淋漓的时候。徐浩会针对对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比赛策略,潘明会抢下每一个篮板……他们会把球传给我,由我投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我想和他们成为并肩作战的朋友、或是势均力敌的对手,我不想被他们落在后面……”
刘长阳的人生,分为了三段。
第一段,是压抑环境中的完美小孩。
刘氏集团是刚刚进入全国百强的企业,而他又是家中独子,一切担子都压在了他身上。
要有优异的成绩,要有俊俏的外貌,要有温润的气质……
他的父母还是懂一些教育方法的,他们会询问孩子的意向,再由自己做最终抉择。就比如五岁那年,母亲问他想学什么乐器,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架子鼓!”
翌日,他却被送到白色三角钢琴前。
在外人眼中,那是温馨和谐的一家三口,和蔼的父母,懂事的儿子。日子一长,父母也都坚信,他们的儿子,真的被养得很好。
——他学会的如何完美地伪装自己,学会了如何讨人喜欢。
转折点发生在小升初的暑假,他的霜姨从国外回来了。
无意间,他看见温婉优雅的霜姨脱去长裙,换上宽大的球衫与短裤,及腰长发随意的扎在脑后。
一步、两步——“唰!”
他从未见过女生打球,也从不敢想,女生原来也可以,如此潇洒帅气。
高霜注意到偷看的小孩,像个大姐姐一样招呼他来玩。
刘长阳扭捏的接过球,拍了两下,球跑了,脸红了。
高霜耐心地教他运球、教他上篮。
那个下午,真的很美好,而随着篮球在橡胶地上的一次次反弹与跳跃,他人生的第二阶段,拉开了帷幕。
每所小学都会升入固定的初中,当然,也有特例,如果你买得起学区房的话。
刘长阳就按照既定轨道,升入了附中。
附中向来以成绩著称,每年考入一中的学生超过半数,断崖式领先。
这注定了学校里的社团形同虚设,只是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建立了几个摆在那,至于联赛什么的,从来都是弃权。
也正是如此,当十二岁的刘长阳提出要加入篮球社时,无人反对,权当是挂个名,说出去好听。
谁也不知道,那个小孩的梦想,是夺得联赛冠军。
老队长志不在此,忙不迭地把队长的名分转给这个兴致盎然的新生。
刘长阳四处招人,事情被捅到父母面前。
母亲扮演着白脸的角色,耐着性子给儿子讲学习的重要性,而社团会影响成绩,导致成绩下滑,以致考不上重高,最终上不了双一流,从而对社会产生仇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生就毁了。
父亲冷着脸,只留下两个字——“退出。”然后踹开门,一路超速开到公司,再不回家。
刘长阳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不吃不喝,和父母冷战。
谁知道高霜和父母说了什么,她那时已经是研究生毕业,父母对她这位高材生的话,还是蛮重视的。
母亲买了他最爱的炸鸡,在门外哀求:“阳阳,允许你打比赛了,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