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页是一首打油诗。
“心肝昨夜梦周公,醒来翻脸似秋风。不是灶王偷祭品,偏疑我与小葱红。碗中豆腐凝香气,眼里桃花带醉容。笑问卿卿何所似,酸梅汤里养蛟龙。”
燕林看完忍俊不禁,意识到了这是哪位前人的闺房趣事,感叹这位真是一位妙人。随即他想到自己的目的是找些与自己身世相关的资料,就及时止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合住了这本小册。
这说不定是他早逝的爸妈浓情蜜意的日记呢,自己偷看实属有些不道德。
燕林一思忖,找到了一排最整齐的书列,把册子插在了两本崭新平展的大书中间,心想这样肯定不会把他弄皱。然后就去另一侧查看别的书籍。
却没有注意到,刚刚在他看那本小册子时,手腕间的藤镯,散发出了一丝微弱的亮光。
但是仅此一瞬,下一秒就无力黯淡下去。
不算大的屋子里却好似放了千万本书,浩如烟海。燕林仔细观察,发现了这里分类的依据。每一面书柜都与某一类别有关,并在书柜最左边用镌刀刻下类别。
燕林绕着房间走了一圈,就发现有十几个名字,有“民俗奇谭”、“山川秘录”、“幽冥志异”、“古机疑闻”。。。。。。
燕林顾名思义,最终从“古机疑闻”那个柜子上拿下了几本古书。因为对比下来,这排的书看起来应该是年代最久远的,每一本都不是现代装订工艺制作出来的制品。
他左右翻看。
得幸他大学读的汉语言文学,同时认真辅修过训诂学,虽然阅读有些困难,但能看懂个□□。燕林大致浏览,发现这几本是一套系列书,前后几本从古至今,都在讲某一件事情的历史,越往前翻,字体就越古老,描述越晦涩,直至燕林一个字也看不明白,他才又重新翻回来,细细看了几遍。
直至窗户的太阳光让人无法忽视,燕林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的7点。
燕林坐在书房里的太师椅上,桌子上是四处摊开的几本古籍,他左右张望,这才从书中内容回过味来。
像是看了一部编年体的史诗,起承转合,跌宕起伏。
从燕林能看懂的地方开始,是在写着约摸一千五百年前的事情。天下妖怪横行,魔物时时作祟,民间有太一司,镇压妖魔,平息异象,维护四方和平。司中有各大族类,精英者才能胜任,有组织的处理各种纷争。却并非效忠于人族,甚至在各族太平年间,若是朝廷横征暴敛,引得天怒人怨,危害到了各族生存环境,太一司还会出手,为改朝换代推波助澜。
就这样,各族群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直到一千年前,天下灵脉枯竭,除人族外各个种族的血脉以不可阻挡之势稀释和灭绝,太一司才逐渐被人族接手,成为了人族管理其他族群的工具。
放在平时,燕林可能会夸一句作者有想法,这世界观还挺宏大。
但是现在,燕林知道,这些应该都是真的。
古籍到五百年前戛然而止,近现代的内容只字未提,但是燕林已经猜出来了大概。
太一司更名迭代,由一群混杂着各族群血脉的人族异能者,聚合承担起了这项责任,一直到了纪家手中,到了燕林这代身上。
燕林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说不震撼是假的,粗略地看完这几本古籍,燕林只觉得兹事体大,以他现在的水平,真的说不清楚未来是走向复兴,还是步入灭亡。
纪家作为调和者,确有其事。燕林留意观察过,每个时代,太一司中都能找到纪家人的身影。
联想到那个梦,燕林心想,那是不是纪家哪个老祖宗借尸还魂,给自己刚认回来的血脉盖个戳?
而万昭。
估计就是那位老祖宗收服的古树精,跟在那位老祖宗身边,一起斩妖除魔,维护世界和平。
燕林自觉恍然大悟,这样说来,自己疑惑的事情,便都能说的通了。
而万昭晕倒,也可能是长时间休眠,一朝觉醒便跟着他跑东跑西,累着了也说不准。
至于万昭眼底划过的咒文。。。
自己还是等他醒了,亲自问问吧。
燕林食指轻轻碰了碰无声无息的藤镯,见对方还是没一点反应,只觉得万昭可能太累了,醒来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