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逐臣弃妻 > 明远(第2页)

明远(第2页)

裴霄雪伸手抚过他发顶:“好。”

就这一个字。

裴霄雪做到了。裴府女主人之位始终空着,二十多年来,他再未续弦。

裴霄雪的官服渐渐换了颜色。

从青到绿,再到绯红,每一次升迁,府里都会多出几箱贺礼。裴照临十岁那年,父亲突然在晚膳时问他:“临儿,想要更大的院子吗?”

烛火下,裴霄雪的眼睛亮得惊人。

裴照临其实更喜欢现在的小院——书房窗正对着那株半枯的紫藤,父亲休沐时会在这里教他弹《幽兰》。但他想起母亲说过的话,乖巧地点头:“想。”

裴霄雪开始深夜归府。

有时带着酒气,有时沾着墨香,官帽下的鬓角渐渐染了霜色。但无论多晚,只要看见守在廊下的裴照临,他总会伸手揉揉儿子的发顶:“怎么还不睡?”

那手掌的温度,一年比一年凉。

“少爷,大人又宿在衙署了。”

老管家第无数次来报时,裴照临正临摹《兰亭序》。笔尖一顿,洇开个小小的墨团。他盯着那个黑点,突然问:“父亲……是为了我才这么辛苦吗?”

没人回答。

窗外,最后一片紫藤叶飘落。

新帝登基那年,裴霄雪拜相入阁。

裴照临站在崭新的朱漆大门前,忽然想起小时候那个吱呀作响的榆木秋千。如今相府有太湖石的假山,有汉白玉的回廊,却再没有会随风轻晃的绳索。

父亲实现了承诺——更大的院子,更精致的衣食,连书房里的砚台都是前朝的珍品。可当裴照临抚过那些冰凉的金玉器物时,指尖触到的只有寂寞。

相府的库房堆满奇珍,但裴照临最常待的,仍是那间挨着枯藤的书房。父子俩偶尔对坐用膳,中间却像隔了条河。

“近日读什么书?”

“《贞观政要》。”

“嗯。”

白瓷汤匙碰着碗沿,叮当一声,便是全部对白。

“临儿的才学,考个进士如探囊取物。”

那年春闱前,裴霄雪罕见地早早归家,却说了这样的话。裴照临捧着策论的手微微一僵。

“儿子明白。”他最终这样回答。

后来他才知道,父亲早已打点好闲职,只等他年纪再长些便走个过场。裴照临没有问为什么,就像他不会问为何父亲书房总在深夜亮着灯,为何总有些面生的官员带着匣子进出相府。

他太聪明了,聪明到能从父亲疲惫的眉眼里看出未竟的言语,能从朝堂风云中嗅到血腥气。可这份聪明毫无用处。他只是一个被保护得太好的闲散公子,连质问的立场都没有。

儿时那把桐木旧琴早已闲置,《幽兰》的曲谱都已蒙尘。裴照临有时会突然惊醒,发现自己无意识地在纸上写满“慎独”“清流”这样的字,又慌忙团起来烧掉。

十八岁那年,裴照临的琴声突然变了。

往日清越的泛音变得滞涩,本该流畅的轮指开始频频错漏。最严重的一次,他在弹《广陵散》时,右手无名指突然僵住,琴弦“铮”地崩断,在他腕上割出一道血痕。

裴霄雪请遍了京城名医。

“肝气郁结。”

“思虑过度。”

“宜静养。”

一张张药方堆在案头,苦得裴照临舌根发麻。他机械地咽下那些黑褐色的药汁,像个乖顺的木偶。而裴霄雪就站在帘外阴影里,看着儿子消瘦的背影,熟悉的恐惧感又涌上心头——

送走最后一位大夫后,裴霄雪独自在书房坐到三更。

“老爷,该休息了。”管家小心翼翼地问。

裴霄雪突然暴怒,一把扫落案上公文:“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