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她还曾经小小地撒了慌,说嫁入一个很好的人家,如今看来,竟是应了那些话,父王外头名声在外,在家却对儿子好得过分,或许是爱屋及乌,她这个儿媳也跟着受了许多满到溢出的父爱,其他事父王也不插手,比起嬷嬷说的京里其他氏族婚姻,嫁给传闻里奸臣之子后,合欢竟是过得无忧无虑,或许,她应当感谢那位皇兄,当初若不是他赐婚,也没有今日的舒坦日子。
柳暗花明,不外如是。
敲打
◎如果是合欢,必不会如此◎
“陛下,北地军报:今冬大雪,雪压草场,来年是个瘦春。这几日北边的蠢蠢欲动,怕是预备越过边境。”太监悄没声看坐在案几前的皇帝一眼,“附越信将军的折子。”
殷明澜取过来上书寥寥几句,撇去那几项官文常有的颂圣,只剩寥寥几句,都是请摄政王立刻料理支应。
他径直将折子掷在地上。
“什么事都要请摄政王拔冗,要朕这个皇帝作甚,统统与了那奸臣贼子就是。”
伺候的太监宫女慌忙跪了一地。
“去,将这折子给相爷尚书们送去。”
他按紧眉心。
快要新年,就要封笔,偏偏闹将出了此事,前几天两淮盐民闹事,诸公昼夜操持,才将此事压下去。
如今又一脑门官司。
他喝了一口茶水,看一眼外头的太阳,不经意问:“现在何时?”
大太监瞧一眼滴漏:“陛下,午时了。”
殷明澜烦闷极了。
这个孟合欢,已经午时却还没到。
真当旁人都有时间等他不成。
殷明澜不耐道:“待会我要议事,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许来扰。”
邓太监应了一声,挥手让其他人下去。
高长青正在殿外当值。
邓太监出去传口谕,正好看见一宫人拿着东西,匆匆跑过来。
“站住,何人?”
侍卫将人拦下。
那是个十四五岁的小黄门,没经过事,顿时吓得哆嗦,双手捧上一本折子:“是摄政王府送来的,说是公主--”
还没说完,就被高长青打断。
小黄门战战兢兢地捧上。
虽说公主予皇帝的私信,并不该给这些外臣,但高侍卫,那可是陛下的小舅子,自然比公主贵重。
在场也无一人有异议。
高长青看着手里的折子,字迹并不是长宁公主的。连信都是旁人代写,看了只会浪费陛下的时间。
手指用力,将纸攥出折痕。
他并不打算将折子立刻给陛下,如今事多,陛下案牍劳形,何必再用这些无足轻重的事情让他烦心了。
他有些轻慢地想:无论这折子里说些什么,是苦极痛极,也是公主自个选的,怨不得旁人。
又往宫门口看一眼,就将东西揣到心口。